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最新一期(6月17日-6月23日)刊登文章称,中国建筑师王澍在2012年5月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后的第二天,就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老北京街区,但他发现,这里正在拆迁。这条包含迷宫般街道和传统四合院的胡同正在给一座新的哲学中心让道。
王澍通过自己的小规模建筑风格来回击这种不谨慎的破坏活动。他与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起在杭州开了一家名为“业务建筑工作室”的10人小公司。这家公司仅仅修建过50座建筑,似乎不可能完成改变中国盲目的发展进程的任务。然而,王澍试图通过他所设计的建筑来说服人们。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充满现代气息,但会让人想起中国熙熙攘攘的旧城市。艺术家欧宁说:“他前卫的设计风格来自中国的传统。”
文章称,这种融合式的建筑风格正矗立在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校区内。与中国大城市在宽阔喧嚣的林荫大道网上不断扩展、排列严谨的超级街区不同,一批由王澍设计、于2007年竣工的建筑紧邻一条斜坡,密集杂乱地措置在一起。这种表面的无序是有意为之的。2013年4月,王澍在赴纽约期间接受采访说:“我想要让人觉得校园包含多人的设计理念。”这是一种与当前国际主流规划公司的城市设计理念完全格格不入的想法。
另外,王澍在2008年设计建造的宁波市历史博物馆则像一座古代的堡垒,倾斜的墙壁看上去经历了百年沧桑。走近这些斑驳墙壁,你会发现这是由严重磨损的石头和旧瓦片巧妙堆砌而成——使用再生材料是王澍建筑的主题。王澍说,有一位参观过该博物馆的女士对他说,她会盯着墙壁看很久,因为她觉得这里面有“许多熟悉的东西”。“我相信,你可以设计出一个能够唤起人们情感的地方。”
文章指出,这样一个刻意保持小规模的公司真的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王澍和陆文宇以做教师的方式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杭州校区成立了建筑艺术学院,并亲任院长。该系每年仅招收120人,而申请人数却达到1万多。
北京一家发展迅速的创新型建筑公司的年轻负责人马岩松说,王澍设计的建筑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保护历史文化的热情。“但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密集型问题,在亚洲,也就是高楼问题。你怎样把高密集型与自然联系在一起,以让人们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机器中生活?当第一幢现代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时,人人都想要搬出没有又臭又脏的胡同。但现在,现代建筑处处可见时,甚至出租车司机都对你说,他们向往过去胡同式的社交生活,一个各种人一起生活的地方”。
文章称,欧洲的城市曾在19、20世纪的工业化中经历了爆炸式的发展,且时至今日仍在应对现代化的后果。但尽管如此,与中国近20年来相比,它们的那段繁荣期仍显得不够喧嚣。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13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而现在只有6座。这种极快的城市化进程将会使那些具有5000年历史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被迅速湮没。王澍说:“城市规模现在变得过于庞大了。我真的很担心,因为发展太快了,我们已经失去这么多东西了。”(参考消息网 编译/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