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力
© 姚力
背景信息:
731部队遗址所在的这片场地,不仅因为作为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而具有特殊性,周边建筑遗址的残壁断瓦、砂石地的寂静苍茫、铁轨的无边延伸、榆树的高大萧瑟……在建筑师还来不及判断和谐与不和谐之前,这些具体之物的组合已经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场地气质。
© 姚力
© 姚力
为了消解新建建筑体量对场地的压抑,建筑师把主要的展示空间沉入地下,“碎裂”的“黑匣”倾侧于塌陷的场地之上,黑灰色的屋面成为广场地面的延伸。“倾侧”的本身体现在设计的尺度上,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设计的态度。从本部办公楼前的广场向东边望去,陈列馆仿佛只是地形上的些微起伏,虽然是人工的几何体,却又像是自然形成的大地景观。裂缝的存在让“黑匣”在整体中带有微小的变化,包括形体、色彩和材质,这些细节为建筑在环境中的消隐提供了支持。
© 姚力
“黑匣子”- 暗喻
“黑匣”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的概念。“黑匣”象征了记载真相的容器,暗喻了打开 “黑匣”,事件的真相便曝露于天下。
“黑匣”在场地中坍塌、下陷、撕裂,仿佛大地被锋利的手术刀切割开来,形成永不磨灭的“殇痕”。在完成了一系列简单的动作之后,建筑的内外形成了联系和对话的空间,与此同时,建筑作为一个客观的容器,也为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解读,以及对于建筑寓意的联想作出了留白。
© 姚力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始建于1933年,他们犯下了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战争罪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七三一部队败逃之际炸毁了大部分建筑,形成了现在遗址的整体格局。
731部队基地当时是建在一座机场的旁边,周围都是很空旷的土地,而现在周边已经成为很热闹的城市区域中心,这就决定了场地跟周边环境的关系:既要“合”又要“脱”。
© 姚力
© 姚力
设计开展之前,我们问自己“周围已经很嘈杂了,那么,如何使得这种世俗的生活环境与场地脱离开来?”
这是我们设计大方向上的考虑,我们希望在还原场地原有(空旷的)大环境的基础上,也能在气氛上有所把握。
我们设计之前对场地进行了调研,发现只有现在建筑所处位置上是没有遗址的,也就是说在这里建设,不会产生任何破坏,而且与原入口广场及司令部形成良好的对位关系。比较巧的是,这块空地恰好又在路边,这样陈列馆不仅适合单独参观,又可以和遗址组合在一起成为整体参观序列的一部分。
© 姚力
剖面图
在用地西侧,一条南北向穿过场地的铁路仍旧在使用,我们在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跨越这条铁路,与遗址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也避免破坏场地原有的大环境。我们在总体设计中,首先恢复了原有的路网框架,之后,用混凝土和夯土替换了原来用土坯和铁丝网组成的围墙。除了遗址的部分,我们采用了灰色调子的碎石铺地,从而很清晰地界定了遗址和周边场地的关系。
© 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