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庆岳

2014-03-15

阮庆岳是台湾建筑评论家,现任台湾元智大学副教授,艺术与设计系系主任,曾为开业建筑师。除教职外,也创作文学、建筑与艺术评论及策展。

    文学与建筑类著作近30本,文学著作包括《林秀子一家》等,建筑著作包括《弱建筑》等。其中小说创作获奖许多,包括台湾文学奖散文首奖及短篇小说推荐奖等。

    曾经三度于台北当代艺术馆策划展览,2006年策展“乐园重返:台湾的微型城市”,代表台湾参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

    阮庆岳作为建筑评论家,体现了现时代的重要特征,即多产和身份跨界。他每年撰写数十篇专业评论文章,出版的专业著作即超过两部以上,还策划多个专业展览,主持和参与专业学术论坛和相关活动;同时,积极介入文学、艺术界相关活动,以自身的影响力带动了社会对空间设计的关注,为推动台湾与大陆建筑设计与交流做出了积极突出的贡献。

 

人物简介 

    阮庆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1985, 现任台湾元智大学副教授兼艺术与设计系所主任,曾为开业建筑师/1992-2002,并具有美国及台湾建筑师执照。

    学术研究上着重于两岸三地的当代建筑观察与评述。相关建筑著作在台湾出版者共十七本,在大陆正式发行也有三本,分别为:《城市漂流》/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4,《开门见山色》/中国清华大学出版/2006,以及:《阅读亚洲当代建筑:30建筑师×30关键词》/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以及,已经签约完成,即将出版的《下一道天际线:当代华人建筑考》/电子工业出版社(本书内包括有对刘家琨、王澍、朱锫、都市实践、张雷、王昀、童明、陈旭东、祝晓峰及标准营造等人的建筑评论)。

    曾为《台湾建筑》等十余家报刊杂志专栏作家,其他建筑类著作包括有《建筑师的关键词》、《城市的苏醒》、《弱建筑》、《烟花不堪剪》、《屋顶上的石斛兰》、《出柜空间》、《以建筑为名》、《新人文建筑》、《十人》等。

    除建筑与艺术评论外,也创作文学及策展。曾经三度于「台北当代艺术馆」策划展览,包括2002年的《长安西路神话》、《黏菌城市》,2004与安郁茜联合策展《城市谣言:华人建筑2004》(首度以大华人区的当代建筑师共同参展,除台湾建筑师外,同時邀展张永和、刘家琨、崔恺,以及香港的张智强与新加坡的陈家毅共同参与)。2006年策展《乐园重返:台湾的微型城市》,代表台湾参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6与徐明松于台中TADA center,合策《久违了,王大闳先生!》;2011于台北urban core gallery策展《朗读违章:王澍×谢英俊》;2012于台北中山创意基地策展《人民的城市:谢英俊建筑展》。

    文学著作包括《林秀子一家》等,其中获奖许多,包括台湾文学奖散文首奖、台湾文学奖短篇小说推荐奖、巫永福2003年度文学奖、中央日报短篇小说奖、台北文学奖文学年金、《亚洲周刊》2004年十大华文书、2009年亚洲曼氏文学奖入围等、联合报2003年度文学类好书奖、同时入选20002003「年度散文选」(九歌出版社)、入选2009「年度小说选」(九歌出版社)、入选《诚品好读》“2003注目人物/作家”及“2007注目作家”、入选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小说卷—台湾1989-2003(九歌出版社)等。

 

代表作品简介

 

作品一  弱空间:从《道德经》看台湾当代建筑 /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建筑论述)2012.06

本书着重处有二:

    一是以90代起(台湾的政治解严后)为阅启始点,梳这段约20台湾建筑设计者及其作品的发展现象。本书除针对当代台湾建筑师的近作为(尤其是台湾的921地震后的新作品)作观察与解,并同时接续作者过往十余、所完成共40余人次的纪錄与评成果(分别收录在其他专书里,书名如下:《下一个天际线:当代华人建筑考》/2010、《弱建筑:从「道德经」看台湾当代建筑》/2006、《10人》/2002、《新人文建筑》/2001),意图以台湾当代建筑为主体,其他华人地区做辅体的系列纪录与评述

    其二为建立以《道德经》为观察台湾当代建筑发展时的思依据,并期盼能逐步发展出以此为本的评观点,避免过依赖西方理論的评角度。也是延续前本专书著作《弱建筑》中,所意图结合《道德经》观点,作为解台湾当代建筑的思想依据与持续尝试。

    其中,本书从子《道德经》的价值观,针对五个建筑的基本议题,包括空间、美、社会、永续与宗教,作出衍生的思考与书写,并以此刻台湾当代建筑(共十五人/组建筑师的作为),与这五个基本价值相互作映照,以个案与设计者为中心做纪錄与评,也试探当代台湾建筑的未来走向可能。

 

作品二  朗读违章)/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社 (建筑展览专书撰写/策划/编辑) 2012.02 

    本书系阮庆岳于20113月,在台北市中华路的一个街区里,邀请了两位建筑师谢英俊(台湾南投)、王澍(大陆杭州),以现场的建筑作为,参与阮庆岳所策划展览「朗读违章」的整理,意图要探讨违章建筑与居住自主权的关连,并思考公民美学的存在意义与必要性。

    同时梳理台湾战后的政经脉络,理出其中的建筑发展中,与政治权力、资本权力,及逐渐成形的公民权力间,互动互依的演变关系。

    因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变动里,现代建筑的美学思辨也同步变化,从原本所深深依赖的「由上而下」单一系统(指由专业者经由学习西方或日本的现代主义思潮与美学价值,并转介入台湾都市环境的方式),逐步可见到另一种「由下而上」的发展与挑战,也就是以在地现实为依据,所发展出来的美学观。

    这个专书也提出对城市的思索,包括对于二十世纪里、已然成形的第一世界都市的观察与批判,并重新省思现代亚洲城市居民的生活,所自然显现各样细节的意义,以探索差异、自发、多样与可变…这些细微特质,在现代城市与建筑里,如何能够得以被正向接受与呈现。

 

作品三明建筑:「齐明寺」的一种《道德经》解读法〉,《时代建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1.05

    本文探讨与比较台湾中生代建筑师孙德鸿在「十三行博物馆」(2001)后,经由「斋明寺」(2011)的新貌,所显露的不同与特质。

    简而言之,差异的重点尤其是对于主体/客体的再思考与定位,譬如人造建物与自然环境的主/次思辨(禅堂前坚持维持草地地面、不愿做成集众用的铺石广场,宁愿去除人众的活动,以维持自然生命的主体;或是,对于基地既存植栽的保留,甚至因而使动线必须作回绕等)。

    另外则是对于以单一中轴线做权力象征的破解,以及因此让环状的人行长廊,在动线与空间的意涵上,能够得到强化与彰显,都可以见出一种反对单一权力张扬,以人为本的姿态与观念。

    孙德鸿在这件宗教建筑作品里,不宣扬宗教的圣性与权力,反而能够以「人」以「物」,作为设计时念兹在兹的所在,应是最值得细细追索的路径。这样以「人」以「物」为本的态度,以及因之而生的「去中心」性思维,所衍生例如碎化与均质的谨慎操作手法,确实在这作品里四处可见。

    若将「斋明寺」与「十三行博物馆」再次作对照观看,在作品的自明性上,「斋明寺」的婉约隐退气质,与「十三行博物馆」的某种外显的明辨性格,确实有所分别与差异,也见出孙德鸿的演变所在。

    大约是本文对一件台湾建筑新作的评论。

 

作品四:变形虫城市:凤山国际工作营的启示/《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11.06 

    本文是以由阮庆岳策划、台湾实践大学的学生所参与,对于真实都市与社会环境做介入的工作营成果与总结。整个计划是对台湾都市的过往与未来,在朦胧彷徨间,意图探照的一次都市宣示,也是对建筑教育必须与现实环境作对话的声明。

    其中思索的重点如下:一、加强真实都市与社会环境的教学必要性。在工作营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必须直接面对仍在正常运作中的都市现实,有两个不是平日在学校教室里,能够准确意识得到的因素,会特别明显的浮露出来,成为所有参与者无可回避的挑战。第一个因素是真实的都市,第二个因素是真实的人。藉以思索挑战社会与现实的连结究竟何在?

    第二个重点是小系统与大系统的辩证:以凤山市兴仁里作为思索的切入点,同时也是联想到二十世纪的都市发展历程,尤其是关于大型都市与小型城市间的对比关系。

    因为,工业革命后,农业社会的架构逐步瓦解,许多赖以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过程中也同步瓦解;人类必须自越来越小的乡村,涌向越来越大都市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甚至已是某种现代文明的宿命。而以雄伟高楼作现代科技的图腾象征,大系统不断吞食小系统的模式,以及因之而生的价值信仰,也在这过程中被牢牢建立起来。

    因之,本文意图以工作营的实践及成果总结,反思现代城市的此刻位置与究竟当何去何从问题。

 

作品五:演化吧,建筑!─兼比较两岸的「新锐」建筑师

/《建筑师杂志》(台北)2012.11    本文从「现代性」立论依据之一的进化论谈起,试图探讨当代华人建筑的「进化论」问题。

    因为达尔文提出的演化论,牢牢占据生物学的核心轴,虽然难以撼动,却也争议不休。因之,思考建筑也有演化论吗?基因与突变也是建筑发展的决定因素吗?

    同时推演与进化论息息相关的理性思维、科技崇拜与资本主义,对于华人现代建筑的影响究竟为何?也对于所谓的「进步」,提出某些质疑,譬如文中写:「引回两岸的此刻建筑现象,似乎同落在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关于追求『进步』的说法上,也彷佛同样有着他念兹在兹的隐忧:『进步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事实,而『进步主义者』一词更只是政治用语。艺术上的革命者通常很容易与政治上的革命者相混淆,…也都很容易和另一种极不相同的东西相混淆,即『现代性』。』

    文中同时以两岸「新锐」建筑师的风格表现与走向趋势,作为对映这样论述观察的左证,并以如下做结语:「两岸都在响应全球皆无可回避的现代性挑战,也都各自位在不同的应对点上回语,各有其祝福与诅咒。单一的建筑人或不能主导时代的大波澜与走向,但是能否做出省思与自觉,则是无可自脱的责任与检验处。因为,时代巨轮兀自转动,个人究竟要怎样应对?『如何』作建筑从来不是问题,『为何』与『因何』作建筑才是挑战,而这也绝对与个人的心性与自决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