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正:刘东洋一方面倡导回到经典,因为经典中往往包含着那些伟大思想者对永恒问题的灵光闪现;另一方面因为他具有人类学的知识背景,因此强调回到田野,进入人类日常生活的世界进行观察、思考。所以,他的文章,常常从身边具体而微的事物出发,进而深入到城市、建筑的一些基本但又经常被遗忘、忽略的问题中不断地追问思索,因此他的文章既切近现实,具有一股娓娓道来的亲切感,同时又不失思辨的犀利,能够极大地激发读者对城市与建筑的内在兴趣。难怪在网络上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和那么多的拥趸粉丝。
赵辰:有很好的建筑理论和文化人类学思想基础,长期从事建筑评论工作,在各种刊物上和网络上发表大量文章,有较大的大众传播方面的影响力。
李晓峰:“城市笔记人”刘东洋,是网络上非常活跃的探讨建筑与城市问题的学者。他在网络上的写作在受到专业和大众的广泛关注,从理论发展到当下现实都是其关注的方面,并且以一种学术探讨的方式表达,其影响是观念上的。他是城市规划和人类学的双博士,他重视前人智慧和实地调研,他的文字应该有助于有志于建筑与城市问题的探索者回到真实世界,冷静地思考学科的知识体系并探索之。
支文军:1.刘东洋,在网络上以“城市笔记人”的身份积极写作,从理论发展到现实关注的角度,以学术的方式探讨城市与建筑的问题。2.跨专业、多学科的教育背景,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基本治学态度,以及独有的人生经历,使他更多关注日常生活、小建筑,关怀普通人的街道以及相关学术的学理。通过身边熟悉的、调查过的或是正在体验着的事情去激发写作和交流。3.在全国多个高校所做的学术讲座,获得各地师生的高度评价。
人物介绍
十年前,我的专业生产活动开始有所减速。与此同时,我开始有意识花些时间去重新梳理过去的调查、实践和多年研读所积累下来的问题。这些反思后来逐渐变成了我在各大学讲座以及杂志等媒体上的文字,并通过网络,传达给了诸多我认识或从不认识的读者。这其中,可能主体是那些跟建筑、景观和城市学科有关的在校学生。他们也的确是我希望借助网络与之分享我的那些思考的人。同济、清华这类大学是不缺教学资源的。可对于名校之外或是就读于内地大学的多数学生来说,他们身边并无此类优厚条件,最畅通的渠道就是这个网络。与这些与我可能有着相似困惑的学子们及时分享那些有关建筑和城市的平和理念以及人性化手段,就是过去几年中推动我写作的动力。
我的文章基本上不会论及太伟大的建筑。我描摹的对象是日常生活里小建筑、一条河或是挤满了人的街道。我所书写的案例多是我调查过的或是正在体验着的身边建筑或人物。像我反复提及的大连史,那是我生活和研究了近20年之后的成果。事实上,我的写作并不是常规意义的“建筑评论”,我觉得我没有那个本事和资格。同时,我也不是写畅销书或社会大批判的,总有少数文章显得非常学理化,它们首先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其次是写给某些着愿意讨论此类话题的同行的。我希望通过这种在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之间的往复,在学理辨析与实践案例之间的往复,去激发我自己,或许也激发着同学们对于城市与建筑更具生命感的关注。所以,我讨论话题的方式总是比较游弋。我一直在试图打通学科间的淤塞,试图对建成环境从构思、到设计、到施工、到使用、到老去的过程去做比较关联性的呈现。这样,我的文字就不是眼前世界的一次性新闻报道或是效果图,而是一段段相对深入而缓慢的剖面。在勾画这些剖面的过程中,我也探寻着在当下中国我们作为普通人怎样有尊严活下去的法子。
代表作品简介
作品一 豆瓣网站“城市笔记人”网页
www.douban.com/people/dyl703
我在豆瓣的写作大致涵盖3种类型的文字。1种是书评。包括经典书籍书单推荐、新书、好书的介绍,包括对于某些思想性专著和话题的综述与辨析;2直接翻译。虽然这有悖于版权法,对于多数在国内的同学来说,尽快看到相关优秀文章和书籍的中译本,还是特别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识的。像杜斯伯格讨论的风格派对造型设计的教程,就是被中国建筑教育一直忽略却重要的现代建筑教育文本之一;3。案例介绍与点评。
作品二 “城市笔记专栏”
设在《建筑师》杂志上,自144期之后,每年4期。
http://blog.sina.com.cn/chinaarchitect
这一专栏,如今已经写了整3年。内容已经涵盖了城市地貌、地图、基地、生态。分析过当代建筑师的作品。明年,会推出《从罗西到王澍》以及若干小建筑传记。
作品三 建筑历史与理论经典丛书翻译
已出版的译作:《城之理念》,里科沃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已交稿的两部译作是:《罗宾.埃文斯文集:从绘图到建筑的翻译以及其它文章》,埃文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则》,维特科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还有两部建筑专著在翻译中。包括:阵内秀信的《东京:一种空间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