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榕

2014-03-15

虽然近十年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讲研究生必选课“建筑评论”,并使这门课成为清华大学最受学生欢迎,影响力最大的建筑类课程之一,但周榕并不是标准的学院派评论家。不管在文章里、电视访谈节目中还是论坛上,他都以观点鲜明、率直,富于挑战性和批判性著称。对于超速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弊端,周榕给予了不遗余力的、尖锐的批判。

    近两年来更广泛参与大众媒体对于城市和建筑的讨论活动,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发表城市与建筑评论,特别是在2009年十一期间,连续五天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新北京、新地标”节目中应邀点评北京新建筑,影响广泛;多次接受境外知名媒体的专访,对中国的城市建筑发展进行专业角度的评论。

    近年来,周榕发表了一系列建筑评论文章,并多次在国际国内城市与建筑会议上做主题演讲,深入讨论中国当代城市与建筑的发展问题,引起很大反响。其中《时间的棋局与幸存者的维度——从松江方塔园回望中国建筑三十年》、《中国当代“再城市化”进程的批判性展望》、《阿科桑底的风铃》、《后普利兹克时代的中国建筑范式问题》等文章语言犀利,切中时弊,堪为建筑评论的力作。(提名人:史建、王明贤)

 

人物介绍

    周榕,男,1968年生。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副教授。

    2001年至今,与关肇邺先生一起,主讲清华大学研究生“建筑评论”课,以“微城市观”、“微建筑观”、“微批评观”为基础建构起独特的城市与建筑评论体系。授课之余,在国内外专业和大众媒体发表了城市与建筑评论文章40余篇,在国际国内会议进行主题演讲十余场,参加各种论坛和接受媒体采访逾百次,并长期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参与城市建筑相关节目的制作和评论;多次接受美联社、《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BBC等境外媒体的专访,对中国的城市建筑发展进行专业角度的评论。在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y等国际电视媒体近年来制作的有关中国当代建筑的电视专题片中受邀出任专业点评。在城市批评与建筑评论领域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在中国超速城市化浪潮与癫狂的建筑大跃进进程中,周榕始终保持着一个评论家应有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和批判勇气。在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空间巨变现象面前,他以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的观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重视角,梳理、解析其背后隐藏的思想资源、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批判性地揭示出中国高速、盲目而无根的城市化建筑狂潮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与隐含危险。

    在城市思想领域,他坚持不懈地反对宏大、超验、纯粹、理性、完美、非时间性的乌托邦城市思想模型,并对自上而下配置资源、集权式指令性安排空间秩序、严密而僵化地进行空间控制的现行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化的学术批判,并以“微规划”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提倡自下而上、复杂拼贴、差异多样的包容性和生长性城市组织模式。

    在城市社会学领域,周榕始终关注被城市发展的物质表象所遮蔽的社会正义的缺失与社会公平的失衡。早在2004年,他就在“租界城市”的写作和演讲中指出,必须警惕利益集团通过合法的城市空间掠夺、空间固化和空间割据令城市弱势群体遭受永久化的结构性损害。此后在各种公众场合,周榕不遗余力地对这种现象进行持续的抨击,并在“2006年中国前卫建筑论坛”上就此与开发商潘石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经过全国数百家媒体报导,引发了全社会关于“开发商是否与人民为敌”的大讨论,开中国房地产批判的先河。

    在建筑评论领域,周榕长期以来一直将建筑创作置于综合性的“社会空间生产”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将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思想方法引入建筑批评的体系框架之中,从而令“从形式论形式”的建筑评论拓展了自身的维度与深度。在积极推动真正的现代建筑精神在中国得到理解和普及的同时,他更加重视本土思想资源对于当代中国空间营造的积极作用,并试图将二者融贯为一个新现代中国建筑价值体系。在周榕看来,建筑应该成为人类享受自由的界面、感知世界的媒介、发掘本心的入口、重续文化根性的途径;而不应是奴役我们的强大外部秩序的帮凶、浮华时尚的模特、湮没自性的傀儡、乌托邦戏剧的演员。因此,对于时下中国流行的浅表化、时尚化、消费化的建筑热潮,周榕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并进行了充分的抨击。

    近年来,周榕的建筑批评视野进一步扩展到文明演化领域。他试图将当下中国纷繁复杂的城市建筑现象,纳入到文明体发展演变的大框架中加以观照。他对于“建筑范式”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对中国当代建筑的“文明自觉”意识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在这个势不可挡、泥沙俱下、每个人都被裹胁其中却缺乏足够思想资源应对的超速城市化时代,周榕认为,一个城市批评家和建筑评论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他可以经由自己的工作,为这个强势而盲目的大时代提供一份标有更多信息的认知地图,搭建一个具有更多选择性的航海参照系,并且让这个时代在发足狂奔的时候感到有些小小的不舒服,并或许因这种不舒服而稍稍关注一下脚下的道路和眼前的方向。

 

代表作品简介

作品一    《时间的棋局与幸存者的维度——从松江方塔园回望中国建筑三十年》(时代建筑,200903期)

 

    本文选取冯纪忠先生1970年代末设计的杰出作品松江方塔园为研究案例,将其设定为观照中国建筑既往三十年的思想参照系。通过对《何陋轩答客问》这一冯纪忠先生“文化自白书”的爬梳缕析,整理出“谦挹自若”、“互不隶属”、“逸散偶然”这三组概念透镜,借此返观三十年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谦挹自若”反衬出被摧毁独立人格和私人趣味后的中国建筑师急于“站队”,争当“代表”的浮躁心态。“互不隶属”反衬出被铲除历史感的中国建筑师从“革命语境”到“时代精神”的虚浮跳跃。“逸散偶然”反衬出中国建筑师被“功利价值观”所困缚的狭隘的创作空间。建筑空间永远是建筑师精神空间的外化,在被奴化教育摧毁独立人格、革命教育摧毁历史自觉,工具教育摧毁超越性文化价值观之后,中国建筑师在三十年前开始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起点伊始,就被困锁于集体格局、时代格局和功利格局而不自知,由此而将中国当代建筑创作空间,锁闭在一个热闹非凡而又价值匮乏的蒙昧象限。

   (本文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选编的《2009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并在“2009中国当代建筑论坛”引起较大反响。)

 

作品二    《中国当代“再城市化”进程的批判性展望》(城市空间设计,200905期)

    由各级城市政府所主导的中国当代“城市化运动”,始终充斥着应对危机的“运动”色彩,而并非自然发展的协同进程,因此暴露出诸多负面特征:1、社会组织空间与社会协商参与缺失的城市化;2、空间掠夺与空间固化所导致利益失衡的城市化;3、以政治和经济运动取代城市全面发展的粗放的城市化;4、仅仅具有表象图景的扁平的城市化。在可以展望到的未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动力,仍然会是政府主导的“运动”,基于对“一次城市化”所产生问题的修正,中国当代再城市化运动应基于“社会重建”、“空间再造”、“目标扩展”、和“自主权下放”这四个方面。如果没有批判性导航,继续沿着既有城市化的轨迹加速前行,中国当代再城市化运动必将带来巨大的危险和灾难。

   (本文为2009927日北京“中国-瑞士建筑论坛”(Sino Swiss Architecture Colloquium)上的演讲稿,因现场反响强烈,故在保留原演讲框架的基础上,删节部分内容后刊出。)

 

作品三   《阿科桑底的风铃》(城市空间设计,201002期,“新观察”专栏)

    阿科桑底,作为一个建筑乌托邦的典范,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实地考察过阿科桑底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建成的城市。乌托邦迷人的风韵与荒凉的现实在此形成一个无比残酷的对照。然而,在异域无法实现的各种乌托邦版本,在近现代中国却被反复拿来作为未来社会的蓝图,并以之抹煞现实社会的合法性。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思想资源,主要来自于三个乌托邦城市模型:1、礼法型乌托邦城市;2、意识形态乌托邦城市;3、现代化乌托邦城市。这三位一体的乌托邦城市理想,毁灭了中国城市的历史传统,也否认了现实的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根本上灭绝了中国当代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因此,反对一切形式的乌托邦,当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第一要务。对于最新的挟生态之名行乌托邦之实的城市蛊惑者,必须保有充分的警惕。

   (本文因个别观点过于激烈,刊出时有部分删节。)

 

作品四    《十年一觉中国梦》(DOMUS中文版,201003期)

    从20002010这十年间,中国城市完成了一个快速乌托邦化的过程。在乌托邦语境下观察都市实践、马达思班、刘家琨这三个事务所的十年工作,可以看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叙事策略:都市实践是乌托邦城市的信仰者和代言人,他们通过为乌托邦建立起致密的空间秩序和逻辑性的空间叙事来捍卫乌托邦城市的合法性;马达思班则充分利用了乌托邦城市化运动狂躁的能量,采取宏大、夸张、混杂、群集的图像叙事策略,低成本大规模地快速生产中国式乌托邦城市幻景;而刘家琨则是乌托邦时代的乡愁患者,他试图用消磨在空间深度中多余的时间性来重建我们这个时代已无处栖身的文化经验。经验中国已经覆灭,传统中国已经死亡。在快速乌托邦化的中国,建筑师看似平常的工作,实际上正在提供有关这个国家新的文化定义与视觉想象,因此这三个事务所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界定了我们这个时代物质记忆的想象边界。

 

作品五    《后普利兹克时代的中国建筑范式问题》(城市空间设计,2012年第2期)

    中国建筑纪年,以王澍获奖为标志,或将被分割为前普利兹克时代与后普利兹克时代。与文明发展相匹配的建筑范式,为文明共同体提供了一个相对恒定的支撑结构。晚清以降,在“进化语境”支配下,中国本土建筑的传统范式认同崩解,而新范式认同却迟迟难以重建。长期的“范式缺席”,造成了中华现代文明共同体的“范式饥渴”。而王澍作品,虽然具备很强的形式识别性,而却缺乏广泛的认同感,因此很难成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新范式样板,2012普利茨克奖在中国也难以再现对日本现代建筑曾起到过的巨大的范式推动作用。尽管如此,普利茨克奖授予中国建筑师,对于颠覆“进化语境”,消释中国当代建筑师的“现代性焦虑”仍然功莫大焉。后普利茨克时代,中国建筑界对本土思想资源的重视和挖掘热潮或将再度开始,本土与舶来之间有可能达成“形式和解”,中国建筑的新范式,将在一个混融彼此、充分杂交的新建筑生态环境中自组织浮现。

 

主要作品目录

01、《异度空间》,建筑师,2003105

02、《物质主义——弗兰克•盖瑞的建筑主题与范式革命》,《解构空间:弗兰克•盖瑞与南加州当代建筑师》11~15,广东美术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合编,北京出版社,2003

03、《弗兰克•盖里的城市诗篇》,北京现代商报,2003825

04、《与伟大建筑劈面相逢》,南风窗,2003年第11

05、《包豪斯的骨肉皮影》,SOHO小报,2003

06、《失忆之城》,《溢出的都市》,蒋原伦,史建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07、《从贫困古典、小康古典到豪奢古典——小议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中国之旅》,北京现代商报,2004131

08、《周榕. 建筑师的两种言说——北京柿子林会所的建筑与超建筑阅读笔记》,时代建筑,20051

09、《租界城市》,广州艺术三年展,2005

10、《Bug三里屯》,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1

11、《焦虑语境的从容叙事——“运河岸上的院子”的中国性解读》,时代建筑,20063

12、《有关“清水会馆”的对话》,Domus(中文版),2006年第4期,总第004期,董豫赣、周榕

13、《冲突——有关中国当代城市建筑的思考》,Domus(中文版),2006年第6期,总第006期,周榕、朱锫

14、《Upon the Ruins of Utopia》,Volume(荷兰)2006年第2

15、《谨防城市发展的房地产化陷阱》,瞭望东方周刊,20072

16、《从超验空间到经验世界的偷渡》,建筑师,20072

17、《破译北京——一个乌托邦城市的前生今世》,诚品好读(台湾)200710月总第81

18、《向巴塞罗那学习——北京的后奥运城市之路》,生活,2007年第12

19、《Leaving Utopian China》,ADArchitecture Design,英国)Volume 78 Issue 5

20、《诗意的编程——用友软件园1号研发中心》,建筑学报,20087

21、《建筑批判性的城市缺席——从“中国新生代建筑师与新生代城市”展览说起》,Domus(中文版),2008年第3期,总第019

22、《有关建筑未来的中国式预言》,设计新潮,20088期,总第137

23、《有砖如玉》,时尚家居置业,2008

24、《时间的棋局与幸存者的维度》,时代建筑,200903

25、《中国当代再城市化运动的批判性展望》,城市空间设计,200905

26、《十年一觉中国梦》,DOMUS(中文版),201003

27、《阿科桑底的风铃》,城市空间设计,201002

28、《库式话语与库式话语共同体》,设计新潮,20108月第149

29、《被公民的中国建筑与被传媒的中国建筑奖》,DOMUS中文版,201112月合刊,P123

30、《3D张永和》,设计新潮,2011年第3期,P118-125

31、《城市化进程的事件拷问》,时代建筑,2011年第4期,P8

32、《后普利兹克时代的中国建筑范式问题》,城市空间设计,2012年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