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宁

2014-03-15

饶小军: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西学院院长。作为研究中国当代建筑理论、批评与策展的青年学者,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刊物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的论文,并担任多个国际建筑杂志中国专辑的客座编辑或撰写主题文章。主要学术创新来自于对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切近观察和理论化,并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独特理论视角,在国际建筑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中国新建筑五点”和“权宜建筑”的理论被国际上许多学者引用,也被收入《中国建筑六十年:历史理论研究》。2009年入选美国国务院“都市未来计划”赴洛杉矶从事城市研究,成果在国际出版。曾出版关于党的中国建筑的国际出版物2部,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Architectural RecordArchitectural ReviewCity JounalArquitectura Viva等上发表论文10多篇,国内发表近60篇。

 

支文军:1.李翔宁的身份中集合了青年教授、建筑学者、建筑评论家以及策展人等多种角色。近年来,他的每个身份都在建筑以及大众层面上积极活动,更准确地说,正是他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的外在方式,以及每一个身份都最终指向的高度建筑专业与良好学术基础的内在核心,使他在快速变迁、高度复杂的中国城市与建筑现象中既能作出自己富于思考的独立判断,又能集合多方面资源,积极反应于中国当代的建筑实践与城市建设。

2.李翔宁通过在境内外策划、组织有国际影响力的展览、评奖和各类学术论坛活动,在专业及大众媒体发表研究与评论文章等方式,将中国建筑文化的现状和思考推向国际平台,促进中西方在不同语境下的互相了解、启发和共同探讨。他以自身的实践经历和学术背景,尝试推动当代中国建筑理论、批评和策展三者的彼此促进。

 

史建:李翔宁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西学院副院长,建筑评论家、策展人。他的主要学术创新来自于对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切近观察和理论化,并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独特理论视角,始终致力于寻找“当代性”和“中国性”的中国建筑和城市的评价体系。近年来他在国内外主编、翻译了多部著作,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同时,作为策展人和活动家,他还参与策划了诸多专业性展览、论坛、讲座活动,为推动中国建筑设计,以及国际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路:李翔宁是建筑历史、理论和批评领域的知名青年学者。他在从事建筑历史和理论教学的同时,发表了大量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批评文章。他提出过“权宜建筑”、“中国新建筑五点”等论述和观点,在中文期刊和国际著名的建筑期刊如AUArquitectura VivaArchitectural Record Architectural Review上发表,也被国际研究当代中国建筑的学者所引用。与此同时,他参加了深圳、成都等双年展和米兰三年展等国内外重要建筑展览的策展工作,将策展和批评紧密地结合起来。他对当代中国建筑师们作品的切近观察,以及始终倡导针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创造中国当代建筑的独特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是他对建筑批评的贡献。

 

王明贤:李翔宁是研究中国当代建筑理论、批评与策展的青年学者,在从事建筑教学的同时,发表了一系列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的批评文章。他关于“权宜建筑”、“作为抵抗的建筑学”的论述,在中文期刊和英文建筑期刊上发表,也被研究当代中国建筑的学者所引用,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此外,他还参加了深圳、成都双年展和米兰三年展等建筑展览的策展工作,将建筑策展和建筑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提倡针对中国社会现实创造中国当代建筑的评价标准和价值体系,有独到的见解。

 

 

于冰:积极地介入现实,活跃于建筑文化界,积极致力于中外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包括建筑展览、论坛的策划和执行等,搭建中外建筑文化沟通的平台。

 

李翔宁1973年生,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时代建筑》客座编辑。《建筑评论》课程主讲人之一,《当代中国建筑话语与实践》全英文课程主讲人。200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讲授当代中国建筑的课程并曾担任洛杉矶MAK中心研究员、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访问教授,并担任国际著名的建筑奖项Holcim可持续建筑奖的亚太协调人。

    作为知名建筑学者和评论家,他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刊物及大众媒体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的理论与评论文章,他的文章对当代中国建筑师们作品做切近观察,并始终倡导针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创造中国当代建筑的独特评价标准和价值。他提出的反映当代中国建筑的独特社会和文化特征的“权宜建筑”和“中国新建筑五点”等论点在国际、国内获得广泛关注并被多次引用。出版著作2本(国际1本),发表文章60多篇(国际著名建筑期刊如AUArquitectura VivaArchitectural Record Architectural Review ACTAR\010出版的书籍发表全英文文章16篇),译作3部,并担任数年El Croquis中文版的翻译工作。20112012年间就发表中文文章11篇,国际英文文章4篇。他曾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加拿大建筑中心等二十多所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演讲,是在国际建筑学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学者。主编一套六卷本《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读本》,以及一本个人建筑评论专集都将于明年在建工出版社出版。

    他还通过大量的国际策展、学术论坛的策划、以及大众传媒持续发声,推动当代中国建筑评论和建筑文化。曾经担任深圳双年展策展小组成员、分策展人、上海双年展文献展策展人、成都双年展联合策展人、三亚设计双年展总策展人等。他自己的研究和装置作品等也参加过深圳双年展、德国德累斯顿国立美术馆《活的中国园林》展、威尼斯双年展等重要展览。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米兰三年展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展的策展人。在国内和英美意西等国主持和策划过近30场学术论坛。并在电视节目中主讲6次关于建筑文化批评和欣赏的专题,上海世博会期间还受邀在挪威、德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等国家馆做多场关于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的主题报告,不遗余力地向大众推介建筑文化和批评。

    他的学术研究也紧紧围绕建筑评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建筑博物馆创制、博览模式及信息保存与再现技术研究》和上海创新基金重点课题《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与策展的互动机制研究》,这些关于批评和策展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反过来促进其建筑批评实践。

 

代表作品简介

 

作品一    《权宜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

    本文试图在杨永生先生关于四代建筑师划分的基础上分出第五代青年建筑师,分析他们所受的影响,以及应对当代中国特定问题时的独特策略,并将这种中国特殊条件下发展出的“权宜建筑”的策略看作中国创造性地接受并改造西方建筑模式而发展出的具有当代中国特征的建筑文化。

    正在走向成熟的中国青年建筑师熟悉西方建筑的特点和潮流,同时又能够深刻地理解中国的现状与局限,从而发展出一套“权宜”的建筑策略,“权宜建筑”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一种机智的策略,是在建筑的终极目标与现实状态间的巧妙平衡;“权宜建筑”不是对西方建筑评判标准的生搬硬套,而是对自身力量和局限的正确评价,更重视能够实现的操作性。

    考虑一下中国建筑前所未有的巨大尺度,前所未有的建造量、前所未有的建造和变更速度,我们可以自信地要求有着和西方建筑不同的评判模式,“权宜建筑”可以被看作中国创造性地接受并改造西方建筑模式,而发展出的具有当代中国而非追忆中国特征的建筑文化。

 

作品二    《作为抵抗的建筑学:王澍和他的建筑》

    本文从建筑作为对当下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状的一种抵抗工具的角度出发,分析王澍建筑作品的独特立场和出发点。

    九十年代初起,一些中国建筑师被冠以“先锋”建筑师之名,王澍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正如文化理论家Theodor AdornoPeter Bürger指出的,先锋的态度意味着对于产生先锋的文化和政治语境的一种抵抗。这种抵抗,或许是分析王澍作品和态度的一个线索。建筑作为一个准自主的学科,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文化批判工具和经济资本的依赖者双重角色。今天西方理论界喋喋不休的“批判/后批判”之争,或许在现代主义开始讨论先锋的伊始就已经存在,我们可以在两种不同的先锋理论中看到我们今天的论争: Renato Pogioli区分了文化艺术的和社会政治的两种先锋,在这一点上他和阿多诺不谋而合,都认为艺术应当是自主的,可以和社会政治相分离;比格尔的先锋理论则赞同Walter Benjamin的观点,认为艺术不是个别个体的独立创作,而是由包括艺术家、批评家、博物馆和收藏家的整个文化体制所决定的。

    如果说马清运的建筑实践代表了后一种先锋的姿态,在和中国的城市和政治现实合作的过程中获得西方当代建筑所不具有的超大能量,那么王澍则始终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以一种文人式的不合作姿态和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甚至和建筑学的学科本身保持着距离。

 

作品三    《建筑学的自主性与当代艺术的介入》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说过,对建筑艺术的体验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感官,但不同于一般艺术品的欣赏,人们在体验建筑的时候常常忽视了建筑本身的存在。如果把他的说法看作是对建筑和艺术之间划出的一条楚河汉界,在艺术和建筑学科相比于本雅明的年代都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这样的分野是否仍然成立?建筑学在当代如何维持其学科的自主性,既不是作为一种艺术门类(the art of architecture)而完全平行于绘画、雕塑,也不是完全淹没于大写的、跨越了一切艺术门类的关于思想和观念的“艺术”(architecture as Art)的洪流中?

    当代的建筑学已经不是一个能够固步自封的独立学科,在艺术、文学、电影等等诸多学科的边界在一个“文化研究”的框架下彼此交融的今天,对于建筑的理解很难再仅仅从建筑学科所独有的功能、结构、材料等原则独立地讨论建筑的价值,相反,在观念艺术、行为/表演艺术、大地/环境艺术所提供的思想脉络的导引下,对于当代建筑的理解,对于建筑学科自主性的理解应该在一个更广泛和深刻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是对当代建筑和艺术关系的一个小结,更多的是一个导论,朝向一个更理论化的建筑学,一个参与当代艺术文化互动的开放的建筑学。

 

作品四    24个关键词:图绘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境遇、话语与实践策略》

    建筑师更像是在社会的河流中奋力挥臂向前的泳者,总试图把握住河水急速翻滚涌动的脉络,并将其固化为可知可感的实体,建筑和城市正是这河流冲刷所留下的固态的河床。如果我们想以一种高速摄影的方式呈现不断流变的当代中国建筑的一个瞬间切片,我们得到的必然是一张错综复杂、颇有意味之网,包含了彼此关联、牵制、平行、均衡、对抗甚至抵消的诸多要素。但或许这样的复杂网络比那种经过清晰梳理,条分缕析的线性结构更符合当代中国的真实样貌。

    这里,我们试图通过24个关键词,展现青年建筑师的整体面貌。这里的24个关键词,分属于“现象与诉求(Phenomena & Appeals)”、“操作框架(Operational Frameworks)”、“话语工具(Theoretical References)”和“实践策略(Practical Strategies)”四个类别。它们共同图绘了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的工作环境、限定条件、思想方法和应对策略。想通过这个24个关键词的关系图解,展现当代青年建筑师们面临的纷繁复杂的思潮和趋势的影响,从而和比他们年长十到二十岁的建筑师们拥有不同的环境。

 

作品五    《“青浦/嘉定”现象与中国当代建筑》

    不管上海的公众是否认可在这两个原本属于郊区的新城所发生的建筑实践,至少在当代中国的建筑版图和专业话语圈中,青浦和嘉定都已经具有了许多大城市都无法比拟的重要性:在这里你几乎看到绝大部分当代中国新锐建筑师们的实践,几乎没有一本关于当代中国建筑的国际出版物和展览会不收入来自青浦或者嘉定的建筑作品;更重要的是,一些建筑师从这里开始有了实践的机会崭露头角并逐步登上当代中国建筑的舞台,这里成为了一批青年建筑师从演练到成熟的试验田。

    在当代中国,建筑是一个无法自主的学科,建筑师作品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与开发商、使用者、营造商、以及最重要的是和政府的协调合作。整个建筑的建造过程依赖于这利益各方持续的协商和彼此制衡的系统。青浦/嘉定样本的最大意义正是在此:完全依赖于建筑师个人坚持和奋斗的个案虽多,然而这种大规模地给予建筑师创作的田地和保障机制的状态,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复制性和普及意义?或许青浦/嘉定的模式只是中国独有的社会现实下发生的个案,在世界乃至中国,都具有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性。虽然我们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但或许在中国当下的政治格局中,很大程度上青浦嘉定的成功会因为一位决策者的存在而存在。我们看到的从青浦到嘉定的建造中心迁移的轨迹或许是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