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琦为悠游于哲学和建筑之间的建筑评论家,总是坚持:建筑,在实用性之中更有其不可忽视的宇宙、人生面向。建筑评论取径为重置建筑于生活世界,以建筑进行生活价值的讨论,将设计当作是探求与建构生活意义的过程。文章散见于两岸建筑与人文刊物;出版有德文专著《Chen-kuan Lee und der Chinesische Werkbund: mit Hugo Häring und Hans Scharoun》(柏林,2010)、中文专著《自身的建筑行动》(台北,2012)
汪文琦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学系,曾任唱片公司企划与文案和建设公司设计与销售。后前往德国柏林十二年,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2008–2010年任教于东海大学建筑学系,2010年起任教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
人物简介
汪文琦,1965年出生于台北。东海大学建筑学学士,柏林艺术大学(UdK Berlin)建筑系硕士与博士。博士论文以1940年代李承宽、Hugo Häring 与 Hans Scharoun的「中华艺工联盟」(Chinesischer Werkbund)为核心,探讨其对古代中国城市与建筑的深入研究成果,以及其以此一成果批判当代西方城市建筑的深刻洞见。论文以优异成绩通过,并获得Geschwister Boehringer Ingelheim Stiftung für Geisteswissenschaften基金会赞助,交由柏林著名的艺术专业出版社Dietrich Reimer Verlag于2010年出版。
自1994年起于两岸多种建筑与人文刊物发表与建筑相关的历史、理论、思想与评论文章,透过怀疑(重新审视现代主义的遗产)、否定(揭露当代建筑发展中过度的技术化与物质化倾向)、借镜(表彰前辈建筑师的精神成果)与提案(鼓吹回归自身生活世界的设计观),主张建筑在实用性之中更有其不可忽视且原本具有的宇宙、人生面向。2012年将历年重要文章整理为《自身的建筑行动》一书于台北出版。
曾任职于唱片公司、建设公司……等。2008–2010年任教于东海大学建筑学系,2010年起任教于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建筑艺术研究所。
代表作品简介
1:从「建筑的自身行动」到「自身的建筑行动」
《台湾建筑》第206期(2012.11)
而我当年所犯下的其实也就是时代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错误,即是,没能认识到现代主义所要排除的「我」,是那所谓后起的我、是一种为种种私我、小我所缠缚羁绊的我,而并非就是那唯一的我、更不是那固有的我、那起着清明主动决断作用的我。由于误认了一往无复地将「我」排除尽净,才能获得事物最终的本质,所以喊出「建筑的自身行动」这么一句摩登、漂亮的标语;但是没有了「我」,空有建筑自身又如何行动呢?对于这种当代流行的「认识论偏见」,透过王阳明「我」与「花」同寂同显之说,最能指明其盲点所在。
2:城市:作为机械或器官
《艺术观点》第50期(2012.4)
「中华艺工联盟」将「井田制度」理解为一种对「生活与工作共同体」的理想构思,这种共同体介于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小家庭组织与更广大的社会组成之间。经由这种共同体,人们找到私人与公共、个人与团体的平衡关系,并且既不需要牺牲掉个体的独立自主性,也不需要排除整体中必要的、缓急轻重的位阶秩序。这里自下而上的、要求个体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主动性,这些主动性自然地彼此交织在一起,并且共同指向公共福祉的优先地位。黑林所构思的套间住宅可以彼此相连,构成城市的基本组织单元;与城市的公共设施相排比,则依据整体中缓急轻重与精神的位阶秩序来安置──这是黑林所谓的「器官一般的」、非机械的原理。再则,整体构成为个体的独立自主性留下空间,个体的主动性则在于积极创建共同的福祉,对照于因为「五色、五音、五味与驰骋畋猎」而「盲、聋、爽、发狂」的现代城市生活,这方能称得上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完成。
3:设计的本体与方法:专注
《台湾建筑》第194期(2011.11)
如果我们对「设计」的定义是对生活进行「干预」的话,当我们能行为、能生活之后,所有的「设计」才有可能。也因此,「设计」养成中最重要的除了那些形式技巧、法规、环控等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自己在直觉感受中,主动明确去评断生活、架构生活的能力,在这过程中隐藏了一个积极的选择行为、命名行为:我要将生活“称作”什么呢?而明确的命名是缺少对于自身的「专注」所绝对不能办到,因此这也就是「设计」的首要步骤了。
4:从「自然/自由」到「时代/永恒」
《当代艺术与投资》第60期(2011.12)
以谢英俊老师为例,在1999年台湾的9•21大地震之后,谢老师到日月潭旁边,协助邵族盖他们的部落,谢老师因缘际会地「回到了乡野」。在这个点上,谢老师突然发现了那个久已淡薄的“理”回来了,所以谢老师曾经给我们看他在四川大地震之后,例如帮羌族所盖的这个房子,而他们整个营造的过程,他们工作中所唱的歌等等这个部分,其实都更符合所谓房子的本质,房子它的理想,房子透过人们自己的手在歌唱之中被盖起来,就是说在乡野之中他们保持着更多的对于事事物物它的道理,它的本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