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果川

2014-03-15

冯果川为深圳市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长期坚持在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实践,同时关注建筑批评和公共话语。在南方都市报等公共媒体上发表论文多篇,对当代城市和社会问题敢于直言批评,将专业问题置于公共话语之中,推动建筑与社会的互动交流。他提出“走向日常的建筑学”观点,指出当下中国建筑学的两支主流——国家意识形态大叙事与精英意识形态小叙事掩盖了建筑学更应该关注的、广泛存在的日常生活现实。并从释放欲望、创造快乐、恢复伦常、促进交往、回归自然、重视主体间性和设计“崇高”建筑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应着一种关于建筑学的基本观念:为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做设计,在他看来是一种很体面和高贵的工作。

 

人物介绍

 

    冯果川的城市和建筑评论的首要特征是社会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观念上质疑建筑学领域的封闭和精英化的倾向:近年来,孤芳自赏的精英化建筑实践和依附于国家的宣扬国族宏大叙事的建筑实践构成了对建筑学术垄断。冯果川试图打破这种话语垄断,强调建筑、城市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形塑的关系。呼吁建筑学走向日常生活,关注大众,通过空间建构积极参与社会关系的改良。

    在知识和方法上广泛引用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大众文化批评等社会学科理论拓展建筑评论的理论工具库。

    在思考对象上,着重讨论城市建筑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包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城市空间中的权力关系建构以及空间利益分配,城市化与空间生产、建筑的意识形态作用、城市与大事件的关系、消费社会与波普建筑等等。

    在受众设定上,不仅在《建筑师》、《时代建筑》、《建筑学报》、《新建筑》、《世界建筑导报》、《城市中国》、《室内设计》、《建筑教育》等专业媒体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同时也为多家大众媒体撰稿,特别是在《南方都市报》上陆续发表过近二十篇城市建筑评论文章。另外在《南风窗》、《新视线》、《凤凰生活》、《晶报》、《国际家居》等大众媒体上也有多篇文章发表。此外还通过网络博客、深圳读书会、深圳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渠道向大众介绍和分享城市与建筑观点。

    其文章另一个特点是理论性和创造性。即使是面向大众的“科普性”文章都以充足的理论和明晰的逻辑为基础。其理论创造性在于将建筑学的空间知识和方法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情景主义的日常生活批评,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符号学、感知现象学等理论进行融合。由于社会学家往往欠缺空间认知训练难以深入理解空间,建筑评论家常欠社会学家的丰富方法和宽阔视野,所以冯果川的建筑和城市评论成为了弥合社会学与建筑学之间裂隙的工作。

    其文章的再一个特点是现实性。强调针对此时此地的关注,对当下即刻发生的城市现象和事件进行剖析,对中国的地域性和传统在城市和建筑的文化表现进行理解。特别是对其所居住的城市——深圳的城市和建筑状况进行持续的观察和分析。

    冯果川的评论文章为建筑学引入更多的理论营养和多样的思考工具。为大众解魅建筑学的神秘,让更多的社会群体可以参与到对城市和建筑的谈论中来。

 

代表作品简介

 

作品一 

    这是2011年在南方都市报上连载的若干篇短文的集成。分别从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城市布景化以及本地建筑师设计实践的蜕变四个小节讨论深圳在过去十年中在城市建设和设计上的退步。开放性一节主要讨论越来越大的“封闭小区”这一地产开放的模式对深圳城市性的破坏。布景城市一节主要讨论深圳这座“看上去很现代”的城市布景。布景是从《景观社会》中延伸出的概念,通过布景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深圳标榜的现代不是生活的现代而是观赏性的现代,欺骗性的现代,是利用“看上去的现代”(布景)实现拒绝“真实的现代”(机制和价值观)的城市发展策略。多样性一节讨论了深圳建设过程中由于中国特有土地制度导致的农民和政府的博弈,以及作为博弈结果的深圳的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讨论了政府十年来对城市自发空间排挤导致城市多样性和活力的衰退。乘滑翔机的建筑师一节是讲述深圳建筑实践从活跃走向萧条的过程,并揭示出这并非简单的学科或职业内部的衰变,而是与香港与内地之间欲望之镜的破裂以及深圳自身文化和城市发展策略的失当密切相联。

 

作品二    《意义的生产》

    文章认为中国当下的建筑学术被脱离大众日常生活的崇高建筑学所垄断,崇高建筑学既包括像鸟巢、中国馆这些宣扬国家意识形态的建筑实践,也包括精英建筑师的所谓实验建筑实践,后者因纯化建筑学的企图而变得“安全无害”。崇高建筑的盛行使普通住宅之类与普罗大众休戚相关建筑被学术界轻视。笔者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想象一种面向日常生活的建筑学。并以普通住宅为例,剖析这种建筑学的可能。在批判现有住宅研究的科学主义和商品主义倾向后,提出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关注家庭日常生活中意义的生产为角度,探讨住宅空间如何参与家庭伦理建构以及尊严感、快感和欲望的生产,如何通过精神分析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接纳家居风水这样的传统文化。最后文章指出走向日常的建筑设计是将对大众日常生活中的自发行为观察转化为建筑设计的自觉。

(该文写于2012年,在网上发表并投稿给《建筑师》杂志)

 

作品三    《用建筑与权力对话——以深圳光明新区公共服务平台为例》

    本文针对国内权力建筑的太师椅造型从空间和意象两个方面进行了意识形态分析,揭示权力建筑的意识形态作用机制。其中空间方面的解读是将建筑看作福柯式的空间权力装置,通过不同主体的空间位置的安排将权力关系嵌入其中。意象方面的解读是利用拉康的镜像理论结合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的概念理解建筑如何通过意象的塑造和联想实现主体与他者的镜像关系的建构。

本文进一步谈论了建筑空间关系和社会权力关系之间的相互形塑作用,提出建筑师利用专业技能和权力互动。并且以对深圳光明新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建筑设计为例,分析如何改变权力建筑的空间关系和意象象征使意识形态作用发生偏移从而逆向影响权力,如何为民众争取更平等的空间权利,推动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

(该文写于2012年因政审原因先后被国内两家知名专业媒体退稿,仅在网上发表)

 

作品四    《奥运布景下与意识形态位移》

    本文从对北京奥运会游泳馆两个最终入围方案的差异分析开始,通过对比空间布局关系、内部实用性、赛后利用以及结构设计等方面,指出务实的“扇之舞”与务虚的“水立方”之间的胜负说明了北京奥运建筑的实质更在于布景效果的营造。接下来文章讨论了布景成为系统化的城市控制手段后,怎样借奥运为城区的拆迁赋予政治合法性,再以重形象轻民生的奥运工程这一视觉的“现代化”侵袭、取代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观。由此探讨了布景的作用既是展示也是掩盖,这背后有一种可笑而又冷酷的辩证法:营造奢华布景而不是用于解决那些实际民生问题,并不是因为权力忽视了这些问题,而恰恰是权力“消除”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之后文章探讨了这次大规模造景运动的背后掩藏着意识形态原有基础瓦解后一次战略性位移。对比北京亚运会与奥运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不同,可以看到城市空间和建筑是如何展示意识形态,又是如何随着意识形态的位移而变化。

(该文发表于《建筑师》200803期)

 

作品五    《普通居住之镜的两侧:违章建筑与商品房》

    关于当下普通居住问题的讨论常常集中在商品房而忽略了城市普通居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违章建筑。在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刺激下违章建筑急速发展,其对大众居住影响不可小视。本文从违章建筑的生存策略、制度成因等方面勾勒了违章建筑的基本状况,也揭示了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对人居和城市发展的奇特影响。

    在中国政府对居住问题的调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违章建筑凭借自发的市场调节机制相当程度上消化了底层大众的居住需求。以深圳为例,无论是房地产的炒作还是宏观政策的调节,这个庞大的城中村租售市场都起了减震的作用,而近年房价飙升也恰恰是随着城中村大量拆除,对房价的制约作用减少而出现的。所以,在中国违章建筑与合法的商品住宅构成了一组相互参照、制约和平衡的镜像关系,这组镜像关系折射出中国人居现实的特质所在。由于这个镜像关系如此重要,所以尽管主流话语一直排斥违章住房和小产权房,但是它仍是政府公共决策的隐形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