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承办的“室内设计6+”2020(第八届)联合毕业设计(实验组)答辩会议在线上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实验组联合毕业设计课题有《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南京云锦文化博物馆室内设计》、《援阿尔及利亚青年文化宫》。
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六所高校的近50名2020届应届毕业生分成12组,围绕设计课题和设计方案进行答辩展示。来自命题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点评专家代表也参与了此次答辩。毕业答辩活动通过行水云课、筑龙学社、新浪家居等直播平台吸引近10万人次在线浏览观看。
嘉宾致辞
陈亮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环艺院院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亮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室内设计6+”联合毕业设计作为教育创新实验项目,为我国的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做了有力地探索和实践,感谢核心实验组各高校师生八年的坚持和共同努力,才得以在今年扩展到全国六大地区40多所高校。2020年疫情之下采用新的线上答辩形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预祝本届同学们的设计答辩顺利举行。
蔺宝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蔺宝钢教授感谢学会为全国多所院校的设计专业教育搭建平台,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能够承办此次毕业答辩活动表示荣幸,并表示在疫情时期各校师生和设计企业专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线上教学和围绕课题设计进行交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设计思考。
宋微建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上海Vjian建筑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首席设计师
上海农道乡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宋微建副理事长表示此次毕业设计答辩是在中期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设计活动,希望参与答辩的同学们好好珍惜此次不同院校之间及与来自一线设计企业导师专家沟通交流设计的机会,为未来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希望“室内设计6+”活动越办越好。
主持:王葆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教授
主持:刘晓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参与毕业答辩会议的特邀评审专家和六所高校指导老师:
宋微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上海Vjian建筑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设计师,上海农道乡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工艺美术师;
周立军: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居环境与室内设计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王传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华建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郭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建筑与城市设计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王金智: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建筑设计一所建筑专业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孙志九: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一所所长助理、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郝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建筑装饰与环境艺术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同济大学左琰教授、林怡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谢冠一副教授、薛颖副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晓军副教授、冯郁老师;
北京建筑大学滕学荣副教授、朱宁克老师;
南京艺术学院朱飞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吕勤智教授、宋扬高级工程师。
学生汇报及专家点评
《无界——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组)
《援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1组)
《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室内外环境设计》
北京建筑大学(1组)
《中华文化场所精神的异域营造——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室内环境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1组)
《问渠——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室内外环境设计》
同济大学(1组)
《大方之家——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展示设计》
南京艺术学院(1组)
《陈锦新韧——南京云锦文化博物馆室内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2组)
《阿尔及利亚青年文化宫设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组)
《援阿尔及利亚青年文化宫项目——文化馆环境设计》
北京建筑大学(2组)
《游境——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室内外环境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2组)
《合欢书院——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室内外环境设计》
同济大学(2组)
《云游——援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室内外环境设计》
南京艺术学院(2组)
在每组学生汇报之后,来自命题单位和各大设计企业的专家对此次毕业答辩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内容进行了点评,给出了深入的讲解与建议,让参与毕设的同学们收获满满。经过近一天的答辩,各校毕业生高水平的完成了答辩任务,同学们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
宋微建先生点评到,要对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对项目地的调研要全面,更要注重对项目所在地的文化挖掘以及对项目本身的探索,因为一切的灵感起源于项目本身!同时要学会将设计概念与造型设计之间的转换和落地,学会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具象的形式语言,运用到空间设计中去。将空间设计看作是一个舞台,结合使用者的需求,重要的置于前台表演,次要的隐于幕后,协调好空间的主次关系。
周立军教授表示学生们在概念表达和设计结合的比较好,对项目的当地气候文化,现有建筑空间的解读比较到位,空间的氛围和整体表达有所欠缺。
王传顺先生点评到要注意细节和对照明、材料的利用,结合当地使用特点去考虑照明、色彩、湿度、消防及家具,优化标识导视系统、针对不同空间使用功能,注重选用不同材料。
郭骏先生提出学生们的设计分析全面、思路清晰、内容完整、逻辑性强,需要结合建筑功能加强对特定空间的设计;在具有全球化视野的设计创作中,提取的文化元素一定要简练、准确。
王金智先生点评到,大家对不同地域文化解读全面,提取的元素过多,应该进行优化之后运用。考虑地域性,比例尺度,平面布置上注重空间设计的合理性。
孙志九先生对学生们设计中的新颖独特的立意表示赞赏,需要针对不同特定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深入设计,要更多考虑室内照明、声学特性要求及材料的使用。
郝缨女士提出室内空间要结合当地使用者的需求,细节设计上上注重材料和尺度。在材料、元素、家具等细节上要注重整体性。希望学生加强汇报设计方案的表达能力。
教师总结发言
在最后的教师总结发言环节,高校导师代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左琰教授,同济大学左琰教授、林怡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谢冠一副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滕学荣副教授、朱宁克老师;南京艺术学院朱飞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吕勤智教授、宋扬高级工程师进行发言。大家首先感谢点评专家认真、细致、全面的点评,感谢命题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家指导,让师生受益匪浅。同时提出,面对疫情,各校师生积极通过线上交流和多种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取得了很好的设计成果,并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本届实验组“室内设计6+”2020(第八届)联合毕业设计的开题、中期、答辩阶段的活动从去年12月一直持续到6月,此次毕设课题富有挑战性,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的设计课题,听到来自各院校和设计领域的不同的声音,各校毕业生在联合毕设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观摩,提升了学生们的能力,拓宽了学生们的专业视野,为未来的设计实践工作和深入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室内设计 6+”2020(第八届)联合毕业设计
实验组
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
命题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东北地区
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
东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命题单位:北京建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华北地区
天津大学、天津美术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河南工业大学
命题单位: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北京方合子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华东地区
江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命题单位:苏州广林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
华西地区
西安美术学院、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
命题单位: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华中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南昌大学、中南大学
命题单位:湖北交投产城武汉有限公司
华南地区
广州美术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深圳大学、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