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全球肆虐,一些欧洲专家甚至认为人类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虽耸人听闻,也在提醒我们,环境中的疾病危害将是我们这些以创造生活环境为己任的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室内设计师韩文文,从戴“口罩”联想到生活环境防护的“边界”。
韩文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景观生态院 室内设计研究所设计总监
防御病毒,从某种角度看是一种有效划分“边界”的工作——“口罩”便是人们最直观的也是最后的自我保护“边界”;而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也会发现设计领域中需要存在的一条条“边界”。
构筑物的边界
所谓“病从口入”,对于建筑来说也是一样,“入口”是防线建立的重点环节。对于一座办公建筑,进入楼内的人群可能包括楼内办公人员、外来办事人员、快递员等。前两类人群是建筑使用中不可避免,而且会长时间停留的,人员密集接触的门把手、挡帘等物品都容易产生病毒和细菌传播的隐患,因此,我们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将入口进行非接触化、空间化处理:采用感应式电动门,同时设置门斗或采用感应旋转门的方式,既避免接触性传染,也防止冬日寒风夏日署气的倒灌。
2
建筑主入口宜采用适当的分流措施:区分楼内人员与外来人员,可考虑开设访客次入口,同时设置访客休息区,甚至与服务台相连。
▲ 荷兰Akropolis生命公寓的建筑入口
(案例来源:“周燕珉工作室”公众号)
入口门斗与服务台结合设置在一起,门斗内部空间比较大,设有休憩座椅,服务台内有直通门斗的门。来访者可以进入第一道门,由医务人员决定是否让他们进入楼内。
3
快递投放宜采用快递柜分区投放:疫情期间网络购物已成为主流消费方式。快递柜投放相比手递手的传递,优势明显。未来在办公、居住建筑中可将快递柜作为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并提供相应空间。
物理功能空间边界
这里所指的“物理功能空间边界”,是相对于远程办公而言的。早在非典疫情时,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的远程操作需求就已瞬间暴增,然而疫情过后,远程办公又陷入了沉寂。其实单从技术发展来说,拥有即将进入5G时代的互联网环境,远程办公本应该成为工作的“新常态”,但人们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让它到了如今这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才集中爆发出来。远程办公中,我们当前体验最深刻的可能就是“远程会议”系统了。不得不说,远程会议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办公效率,以往要花费在路上的时间、经济成本,全部节省下来。但带来的问题是,打散一个集中会议室,就势必就会产生若干个小的会议个体。若在家办公,只需处理好与家人分享的空间关系,但如果在办公空间里进行远程会议,势必会影响到周围其他没有参加会议的同事。若同事在进行其他远程会议,更会相互干扰。所以,是否可以建立一个相对可变且独立的个人发声空间,作为介于集中会议室与办公工位之间的空间或家具形态?另外,是否也可以将已有的集中会议室进行灵活分区设置?在有远程会议需要时可化整为零,多人共享。
▲ 可作参考的个人办公空间
作为设计师这个行业,也可以借助越来越成熟的网络技术,加强用户的虚拟体验感受,让我们的设计成果,不仅不会受到隔离的困扰,还能变得更为人性化,更为智能。
人体边界
所有我们能触碰到,甚至呼吸到的介质,都需要与我们建立一条安全的界限。公共空间中,我们能触碰到的介质通常有什么呢?包括门、门把手、按钮、室内墙面材料、地面材料、家具等种种类型。当前,对病毒通过接触传播的警惕,让人们非常担忧对公共门、门把手,尤其是公共卫生间的门、电梯按钮的触摸。未来也许需要考虑通过设计,让这些设施在无触碰的情况下就能开启。前一阵让人发笑的“小发明”——有人制作的传动器,用脚踩连锁带动触摸按钮,虽是应急举措,也说明有必要去呼应相关的需求。
1
室内界面,是触觉的边界。市场上目前已存在一些具有自洁性甚至反向净化室内空气的材料,而在构造层面,也需要建立具有快速应对疫情隔离需求的构造系统,比如预留板材拼装点位,在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将空间阻隔开。
▲ 崔愷院士等人近日设计的隔离罩
(了解设计详情请点击图片)
2
“气流”,是呼吸的“边界”。这次疫情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专业词汇——‘’气溶胶“。气溶胶可以随着气流弥散到整个机械通风系统中,如何有效而安全地组织气流,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通风,是在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同时,不仅在疫情期间,对于pm2.5污染的防治,也应充分利用机械通风系统,通过吸入新风,完成空气净化。而且此类系统也不应仅限于公共建筑,而需要扩展到住宅空间。
3
“光环境”,是视觉的边界。在办公环境中,电脑屏幕、室内照明光源,都会对眼睛造成光的刺激,需要标准化、规范化光源选择,这也需要照明行业、设计行业、政府的共同努力。
废弃物的边界
回收再生,是垃圾的最终流向,设置分类垃圾桶仅仅是个开始。而且家中空间有限,面对繁杂的垃圾分类,仅仅通过增加垃圾桶数量来实现未免浪费空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完成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甚至再生处理,是设计师以及科学家都需要研究的课题。另外一种废弃物,是生而为人的我们要一直相伴的——粪便、尿液。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抽水马桶,需要用大量的水来冲洗,让排泄物通过曲折的管道到达污水处理厂。如果有一种马桶,不仅可以不用水冲洗,同时能够将排泄物转变为清洁的水和有机土壤,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排泄物”的处理成本,并且反向供能于我们的生活,也大大降低了“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等问题,比如近日英国克莱费尔德大学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纳米膜马桶。废弃物的边界其实应该消失在绿色循环的链条当中,同时也应该让这条绿色的链条成为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界线。
▲ 英国克莱费尔德大学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纳米膜马桶
设计思维的边界
最后,作为设计师的我们,是否因为谙熟各类项目的流程,慢慢产生了一些思维盲区,形成了不该有的“思维边界”呢。比如,每天都要上楼,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工作的人基本会选择坐电梯,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楼梯间不够有趣,不足以吸引我们步行。再比如,每一幢高层办公大楼中的主角,不仅有在其中工作的办公族,也有平常不为人重视,却一直在确保大楼顺利运行的物业运维人员,他们的办公室、宿舍往往被设在通风采光不利,甚至是地下室的位置。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不增加造价的前提下,做一些善意的设计,增加导光、透气的设计,让他们也能呼吸到自然的空气,晒到太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作为设计师,我们已有思维定式,把空间划分了不同的级别,业主重视同时也是出效果的空间被认为是重点,而其他空间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附属空间”。其实,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人没有高低等级之分,从基本功能的角度来看,空间也不应该有高下之别。作为设计师,我们应看清身上的责任,如果能为所有身处其中的人哪怕只是创造一个最基本的安全健康的环境,便也是不枉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