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ive House所涉及的四大项,由自然采光、热湿舒适、空气质量、环境荷载、节约用水、主动感知、主动调节、建筑产能、建筑能耗九部分组成。
欢迎结合以上方面,根据不同建筑类型、不同气候区域提出你的建议并且提交完成的案例做出详解。
Active House 项目征 集
PART
1
主动性
建筑引导室内人员进行交流的设计应该怎样做?
未来移动办公越来越普遍,办公环境设计应该怎样做?
实现室内空间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应该怎样做?
实现建筑外围护结构可变性设计应该怎样做?
实现使用者亲近大自然接近大自然的设计应该怎样做?
实现建筑的艺术探索应该怎样做?
建筑周边的土地进行农业耕种、园艺、运动、健身设计具体做法有哪些?
建筑中物联网、智能化、人工智能具体案例有哪些?请详解。
PART
2
舒适(针对办公建筑)
针对大进深空间天然采光不足,怎样通过设计解决此类问题? 根据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怎样实现建筑室内自然、机械混合通风? 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对新风进行主动调节应该怎样实现? 在建筑设计中室内眩光问题怎样解决?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性遮阳根据不同气候区应该怎样设计?如何平衡立面美观与遮阳防热的需求? 怎样解决寒冷地区(代表城市北京、青岛)夏热冬冷地区(代表城市南京、上海)夏热冬暖(代表城市广州、深圳)地区的热湿舒适? 建筑视景舒适怎样实现? 空调末端怎样避免造成局部不舒适感? 主要功能房间的噪声和隔声应该怎样解决?
PART
3
能源
照明、空气质量、建筑供冷、采暖从能源的角度怎样降低能耗? 用户行为节能,在办公空间中怎样实现?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除太阳能外,还有什么比较好实现的措施? 办公建筑节能与健康舒适做到平衡有哪些策略? 建筑被动节能措施有哪些?请举例。
PART
4
环境
如何通过设计手段,减少办公垃圾的产生量? 合理利用场地内非传统水源具体做法有哪些? 建筑交付后运行手册你做过哪些? 设计施工中可再利用和含有回收材料成分的建筑材料应用了哪些?
PART
5
专项研究
根据中国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内容专项研究
光
声环境
空间与行为
色彩与心理
空间与心理
能源
水资源
风
设备
可持续
人与空间、自然的关系
健康知识
环保
PART
6
申报方式
入 选 权 益
优质内容国家核心期刊《建筑学报》发文推荐 优质内容国际权威期刊《D&A》发文推荐 国际日光研讨大会发言推荐 国际健康建筑日大会发言推荐 中国绿建大会Active House论坛发言推荐 入选即可成为中国建筑学院主动式建筑学术委员会会员 成长学院线下体验课程 推荐成为优质教育平台导师 以会员价格享受AH AP(Active House专业咨询师)培训 有机会参加Active House国内/国际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