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料到,2020年是以这样的方式拉开了序幕。二十年来,千禧的恐慌和非典的肆虐没有阻挡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处其中,我们都忙碌的过着每一天。所有的人都急得不行,生怕错过机遇,被时代落下。在我们不知疲惫的狂奔中,这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忽然按下了暂停键。往后余生,省着点,慢慢过。
大年初一就看到同行的朋友圈里开始建设招工。少不了曾经狂奔的建设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临危受命,接到小汤山医院应急工程的改造设计任务,北京建院装饰公司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承担了室内外整体形象提升的设计任务。庚子年初二,肩负重任的设计者及千余建设者奔赴昔日宁静的小汤山。建院装饰团队以设计的专业态度,为重建防疫应急项目的室内外方案,提出了中肯的设计意见。
我们又一次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与以往项目不同,防疫应急工程由装配式集装箱的标准化模块构成。疫情严峻,项目采用的装配式搭建可以快捷的完成建造,可标准化的装配式建筑是冷冰冰的方盒子,设计师必须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几个问题。
人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都是脆弱甚至绝望的,生死如此脆弱,绝望边缘形式美还有价值么?艺术还有用么?设计能救死扶伤么?这些疑问成了设计的突破点。
那么结合现有建筑条件,赋予建筑外观和室内空间人性化因素,给这个寒冷的冬天注入缤纷,让医患人员在抗击疫情的巨大精神压力下能够得到疏解。“生命的色彩”,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了重要的意义,设计突出色彩和图形元素,方案来源于泉水和自然花卉的形体,用柔美的线条和色彩力量带来希望和温暖。这样看来,设计虽然不能挽救生命,但是能够修复和填补美好。
今天的阳光把天空照射得晴空万里,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法国巴黎蓬皮杜的外立面。感动的是,我们把冰冷的防疫建筑做出了温度。骄傲的是,中国建筑不光有速度,还温暖。
这个设计和奢华无关,和名利无关,这就是一个内心中最特别的设计,我们让冰冷变得温暖,我们让绝望变成希望。
夜以继日的赶工,工地进展突飞猛进,项目即将接近尾声。今天转现场,心情特别好,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被色彩感染了。每次去工地看到蝼蚁般工作的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建设者,不知道每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安全帽和口罩的覆盖下,分不清他们的性别,更看不清他们的表情,每个人都带着使命工作。这样一群人,大多数人都是为了家人赚到一份生活,却在这个时期挺身而出,弥足珍贵。
今天看到一个工人,抬头看着鲜艳的色块,他不由自主地说:“这颜色真好看,”拿出手机拍下了蓝蓝的天和温暖的建筑。那个小伙子在夜以继日赶工的工地,可能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真正欣赏过这个房子,当他抬头看到了新刷上去的颜色,这个建筑便真的有了自己独特的使命。
上帝说:这世界应该有光,于是“事”就这样成了。等待疫情过后,春暖花开,重拾美好!
作 者 简 介
曹殿龙
北京建院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工程师
设计是具有创造特点的服务性工作,满足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也是第一步,完成一件好的设计作品需要艺术感受力和理性的分析力相结合。不断的坚持设计出有品质的设计作品,以此来改变生活的面貌是设计师的最大追求。
成功案例:
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会展中心
博鳌国宾馆二期
海尔全球创新研发中心(上合峰会新闻中心)
海口美兰机场T2航站楼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
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
江西省文化中心(博物馆)
北京市通州副中心A3人大办公楼
北京新机场教育科研基地
腾讯众创空间综合体
获奖情况:
2019年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奖中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金奖
2018年中国装饰设计奖(CBDA设计奖)新天津生态城图书档案馆金奖
2018年度北京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房建工程“优秀工程设计者”A3人大办公楼、C1信息中心
2018年第八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青岛海尔全球创新模式研发中心荣获办公工程类金奖
2017年金堂奖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荣获年度最佳公共空间金奖
2016年中国装饰设计奖博鳌国宾馆二期项目荣获金奖
征 稿
感谢广大会员设计师对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一如既往的支持,疫情之下,设计工作者们有着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最近设计师踊跃投稿,分享在抗疫期间所作出的努力或得到的感悟。
为了让设计界的同仁在抗“疫”战中展一己之长,弘扬设计界人士在抗疫斗争中所付出的努力,欢迎广大会员和设计工作者将抗疫期间所思所悟,通过图文的形式分享给我们。
来稿请发送至邮箱:
tougao_iid_asc@163.com
电话:010-68715654
联系人:钟七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