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实录 | 张哲婧:从遇见到预见​——若干大院项目实践中对室内设计发展趋势的探索

2021-06-22

文/张哲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室内空间设计研究院二所副所长、工程师



1
    

大院之“大”

大型国有建筑设计院作为“国之重器”,肩负着定义中华现代文明空间内核的重任,代表着中国建筑设计界集体叙事的最高水平。作为建筑设计院的室内设计部门,也独具特点的演绎着重要的表达篇章。



大院之“大”是专业设置全面,人员组织架构严密。“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第二个直接的解读——大院多数项目规模较大,公共性强。除了体量特征之外大院之“大”的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面对复杂程度高、难度大的项目有扎实的综合解决能力。


以上的特点也赋予了大院环境下室内设计与民营公司或事务所、工作室有很大不同。


在大院8年有余的室内设计实践中,服务政府或政府背景、政府主导的项目居多,因此项目基本服务国家战略、关乎民生建设、传承本土文化等,公共性强是共同的特点。项目经费来自财政预算内外的政府基金、基建拨款或财政担保的银行贷款等,因此尊重经济合理性原则,也是从立项之初到项目落成一以贯之的原则。大院主打“全过程设计”或称“一体化设计”,这是大院之长,也是我们室内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决定了大多数时候我们会摒弃一些主观性、个人表达的设计出发点,将室内专业更系统的整合到整个项目中,并与各专业形成正向效应。下面也在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大院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



2

遇见真实



实践中的遇见,不断引领着每个设计师的成长路径。 2013年入职做的第一个落地项目——北京雅昌艺术中心。该企业是前身以传统印刷书籍装帧等生产制作为主,先今融合“传统印刷+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成为崭新运营模式。该项目为北京最大制作基地,以生产制作为主结合企业展示、作品展览、及多方位的艺术活动于一体的艺术中心。


雅昌书墙 (剖面l.jpg雅昌书墙 剖面

雅昌书墙-秦韬捷 (7).jpg


雅昌书墙-秦韬捷 (2).jpg

雅昌书墙-摄影/秦韬捷



项目设计阶段,藤本壮介所设计的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刚落成几年,高大书墙空间的层出不穷,这股风潮也延续至今。雅昌项目内部也预留了这样一个2-4层通高空间,原建筑设置通高书墙,人与书的关系疏离,这也是大多数书墙空间的通病,将书和书架变成一种装饰材料或背景,浪费而虚假。作为一个基于高品质书籍设计的文化企业,恰好业主又有大量精品样书留存于库房,以书为主体的展示空间变得合理且必要。在原有通高空间设置四面环廊,利用水平切分及结构改造将三层通高空间水平切分为(2F2.5F3F3.5F4F)五层书架,每层2.7米用来消化加建结构层厚度以及适宜人取放的书架高度,由于结构荷载的限制,深化设计过程中控制书柜进深,将书籍封皮完全展示出来,减小密度同时也符合展示重点。此外在通高空间后区增加用来串联各层的垂直交通间使空间通达高效,体验者可以上下游走于各层书廊,使人与所有书籍有真实的连接。这里我们实现一次“书墙”到“书廊”的改变。


宜城图书馆  书山1.jpg


宜城图书馆“书山”


而在正在进行的宜城图书馆项目中,紧张的预算是项目进程中的紧箍咒,去装饰化也从控制性策略升级成强制性原则。将书架顺应建筑整体造型的抬升,多专业协调下进行结构调整,增加小尺度的逐层退台,让每一层书架都控制在便于取放的常规尺度范围内。针对1.5米的退台高差,设置了径向的台阶以及曲轴向的坡道,使读者流线更丰富,管理流线更便捷。再一次实现“书墙”到“书山”的蜕变,而为了让这是书山问道的意向更为明显,顶面吊装白色金属网,将结构的体量感弱化同时柔和天窗的直射光,使上部空间更加轻盈。


在一系列对建筑及各专业的调整或干预中,需要室内专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打造一个室内空间设计的良好基础,使我们能更整体的对空间形式及体验的描摹更加具体而深入。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有更加理性设计方法,以及对“真实”原则的恪尽职守。



3

遇见融合



不论是“跨界”、“共享”或“一体化”已成为近几年的高频词汇,而成都中车置业售楼处(以下简称为“售楼处”)是我项目实践中对于这种趋势感受最深的一个项目,也是第一个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项目。随着城市更新发展,中车成都机车车辆厂退城入园,厂区搬迁,旧址重新规划旨在使这些工业遗存空间满足新的有活力的社会生活需要。售楼处属于成都中车机车厂工业遗存改造中的一部分。改造前的现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典型的月台雨棚结构——9跨双Y型柱以及覆盖连续屋面,三道并列在棚架基础地面之下1200*1200mm的检修坑道。将原有结构构件展品化,表达地域历史和企业文化,利用新旧并置的方式来解决实际功能需求同时演绎我们要表达的空间美学。

中车外观-摄影/刘星昊


中车外观-摄影/刘星昊

中车中厅-刘星昊.jpg

中车外观-摄影/刘星昊


在项目设计的阶段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各专业同步设计,建筑室内流程上没有绝对的前后关系,也弱化设计内容上的边界。室内对于机电进行了严苛的控制,保证原始结构的纯粹的展品性。从方案设计到图纸的表达互参互融,最大限度的做到融合集成。


中车一层走廊-夏至.jpg

中车一层走廊-摄影/夏至

中车二层-刘星昊.jpg

中车二层-摄影/刘星昊

中车二层-夏至.jpg

中车二层-摄影/夏至


如果说中车售楼处所改造的月台棚架是个历史的雕塑,那么陶溪川联合办公建筑就是一个现代雕塑,贯通建筑的超尺度大拱构筑对话地域历史,同时建筑营造了极丰富的内部空间:露台、庭院还有通透幕墙渗透进来的园区鸟瞰和拱窑立面肌理。

陶溪川联合办公B1.png陶溪川联合办公B1

陶溪川联合办公立面.jpg

陶溪川联合办公立面

陶溪川联合办公五楼.jpg

陶溪川联合办公五楼

陶溪川联合办公走廊.jpg

陶溪川联合办公走廊


在设计方法上,我们摒弃了传统的装饰手法。面对丰富的空间表情,室内设计主动采取消隐内部界面的方式,并降低室内顶地界面的明度,从而将借景在室内空间中凸显出来并使其融合为空间立面的一部分。在各专业配合上的一如既往地强力融合,例如五层坡屋面大空间,顶面被四道墙顶贯通的玻璃分开,为保证顶面形式及通透玻璃的完整性,风机盘管吊挂在地面结构板下,利用地面送风解决空调需求,喷淋主管在有顶区域顺立面扎到下层吊顶再回管井。此外对室外灰空间消极区域用微景观介入的方式,在拱璧与建筑实体中间延伸到地下一层有一个狭窄高耸的空间,利用这个空间形态设计了一个晾坯装置,通过造型灯光、水声等转化空间表情,丰富空间体验,并为多功能厅增加有窗立面的空间层次。其次在拱璧上开洞,使相对封闭的办公走廊有看出去的行为体验。专业边界更进一步的延展。



4

预见未来 



室内设计的未来如何预见,由何定义?


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循其规律。但是量子力学又告诉我们,世界变幻莫测,未来不可预见。而我们所预见的“未来”在笔者看来是对所有实践所获的遇见、洞见等诸多成果的综合发展趋势的总结,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与取舍。大院环境中的室内设计在未来以何种模式发展,室内设计在未来是否会被重新定义,室内设计能否发生专业价值重构,仍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去寻找并设问,实践并论证的漫长旅途。因此用一个切题的项目南京园博园——未来花园来表达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对于未来的设计表达。

未来花园建筑 (1).jpg未来花园建筑 (2).jpg未来花园建筑 (3).jpg未来花园建筑

未来花园植物园服务门厅1.jpg未来花园植物园服务门厅

未来花园崖壁公共区2.jpg

未来花园崖壁公共区


环境友好——这已然成为一种基本态度,但随着认知、方法与技术的更新,其表达呈现随之变化、丰富、不断深入。在未来花园项目中建筑利用山顶的矿坑,控制每个建筑单体的体量借势而建,利用水、雾、植被以及新媒体等轻介入的方式对开山破土后的工业痕迹进行自然修复,不追求大尺度室内空间,所有构筑紧密围绕功能、体验与事件展开,并尽可能多将人的活动与室外空间融合,建筑本身以十分谦和的姿态承托自然环境特点,展现一种链接过去与未来的价值观。在这样的建筑语境下,室内空间的退让从过去的一种可选策略转变成为基本原则,更加注重场地环境向室内空间的渗透,室内外空间感受的相互融合,植物园的门厅除了结构柱,其空间围合都是玻璃幕墙,最大程度保留这种通透性,一面看到崖壁的粗犷,一面看到植物园的生机盎然。崖壁剧场的包间和商业均简化内部的材料系统和做法,让“观崖石,赏雾山”的体验更突出。

未来花园木雕展厅.jpg

未来花园木雕展厅

未来花园崖壁商业1.jpg

未来花园崖壁商业

未来花园观演包间2.jpg


未来花园观演包间



体验增强——未来花园我们参与了其中三主体部分设计,植物园、崖壁剧场、隧道竖井。植物园是一个被水面覆盖的空间,棚架下有花园、水面构筑物还有建筑,给人一种在水下观看建筑的体验。我们的游客服务大厅、公共服务房间也同花园的伞架构筑物一样做的轻盈。崖壁剧场也是为看秀提供的服务看台。蜿蜒的形态依附于崖壁一侧,隐框的玻璃幕墙最大程度将室外环境纳入室内。室内的材料也控制的简单整体,让人在空间中不是看室内装修设计而是真正的活动容器,达到一种坐忘的体验。隧道竖井可能是其中最出圈的设计体验。山上矿坑与山下主场馆(原工业基地)存在几十米高差,过去利用一个垂直的投石井将矿石投掷而下进入隧道,隧道的小矿车载满后随隧道运送出去,极大减少了运送成本,体现了当时的技术条件差,工业化程度低的解决办法的劳动智慧。如今将游人逆向导入,成为进入未来花园的体验路径。这是一个非常规的室内空间,我们保留了原来的运输轨道和枕木,用钢格栅架空的方式,保证同行的顺畅。室内设计也围绕体验展开,设定了“历史回响、落寞与思考、回望与启示”三个主题和节奏来串联160米隧道。第一篇章里,利用昏黄的灯光渲染雾喷所制造的朦胧雾气拉开序章,喷雾里添加了粉尘矿石的气味添加剂,同时也在背景音乐里,设定了一些重型机械劳工号子的声音,所有元素杂糅在整个昏黄的环境里里,让人真切的感受工业时期的厚重粗放。第二篇章随着光线的减弱,置入吸音装置过滤上一段的嘈杂,使空间宁静,也是体验者内心谨慎,伴随着抽象的光线闪现进入到落寞与陈思的主题。最后伴随不断增强明晰的虫鸣鸟叫背景音,以及暗示生命希望的萤火虫光,人们通过竖井电梯上升到植物大花园,将空间过渡串联,表达一种历史新生的文化体验。


植物园卫生间1.jpg

未来花园植物园卫生间3.jpg

未来花园植物园卫生间



专业消融——在这个项目中,除了之前大院设计流程中规定动作的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配合以外,增加更多专项的合作,包括照明,标识、软装、展陈、BIM、支护、景观、运营、商业、演艺等专业单位。各专业即相互掣肘,也协调合作,对于其他专业理解的深度成为把握协作主动权的重要因素。信息时代传播的效率激增,学习的成本随之降低,设计专业的学科边界是否会在未来模糊消融,复合型设计学科是否会更加符合未来的项目的发展趋势。

1624348386(1).png


活动报名



上海、西安、长沙、深圳
报名还在进行中
请将个人信息代表作品自述视频资料
发送至邮箱:iid_asc@163.com

扫码了解活动报名详情


1624348295(1).png


中国建筑学会个人会员免费入场

扫码加入学会

1624348327(1).png

活动咨询:

崔林/010-68732602,6871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