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区)疫情时代下如何多视角思考教学空间变革?“室内设计6+”中期汇报会(华中区)顺利召开

2021-05-13

2021年5月9日,由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南昌大学承办,深圳美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命题的品牌设计教育创新项目“为健康而设计——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系西七教学楼改造设计”暨2021年第九届“室内设计6+”联合毕业设计(华中区)中期汇报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受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领导、嘉宾,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六所高校的13名指导教师和40名学生代表,新浪家居和筑龙学社全程线上直播流量达到10.2万人次。

微信图片_20210513135124.png



















嘉宾代表发言

1620885766138324.png 
苏丹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长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苏丹理事长表示“室内设计6+”是集校园教学与设计企业实践相融合交流学习的平台,已经成了一个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和环境设计教育领域的品牌,“室内设计6+”是来自建筑学会下主导的一项活动,已经进行了近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集产、学、研一体,设计教学和设计企业交流的一个良好的平台。毕业设计是学子们学习中的最后一道课程,祝愿学子们在中期检查中能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表示预祝此次华中区中期汇报会顺利开展。

1620885916861686.jpg
陈亮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环艺院院长

陈亮秘书长表示“室内设计6+”活动对目前的设计教育活动具有引领作用,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年轻设计师。院校师生和设计企业专家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很多的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这个交流的平台也成为了大家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另外“室内设计 6+”的活动在2021年也有很多新的趋势,网上的点击量和线下的人流都非常的踊跃。最后陈亮秘书长预祝本次华中区“室内设计 6+”中期汇报圆满举行,祝各校老师和同学们在本次联合毕业设计活动中获得收获。 



















高校中期汇报及专家点评
微信图片_20210513135132.jpg

本次中期汇报会邀请: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刘伟;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鸿扬集团首席设计师陈志斌;东咫集团执行总裁,W Design Office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设计总监王晚成;上海象造设计主持设计师/创始人王景前;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深圳美术集团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叁拾分院院长徐平凡;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汉厚柏合建筑设计事务有限公司董事、创意总监李哲担任专家,就各高校毕业生的中期汇报进行点评,对后期毕业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武汉大学 

1.《弹性·未来——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设计学系西七楼改造》
设计学生:谢林炀、覃秋钰、王张嘉仪
指导老师:罗  雪
点评专家:徐平凡、陈志斌   

陈志斌先生:该组学生总体汇报非常整体,分析架构非常明确,在细节方面,尤其是疫情的背景下为健康而设计核心陈述,我认为应该是设计要与功能性相结合。另外如何在我们的教学楼里面做一些考量,这是首当其冲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何诠释主题“弹性和未来"的问题,在总体方案上关联度不太高。如何将科技发源地、弹性、未来这些方面紧密地关联起来。


徐平凡先生:该组同学的汇报基础工作做得非常充分,中庭空间里加一些连接空间,我认为不单是功能上,更多是改变大家在教室里面单一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在公共空间里的公共意识,要注意到人与人的关系能力,与社区的关系力,与学校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不能只是单一考虑功能。我们还要考虑精神方面。

 
武汉大学

2.《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设计学系西七楼改造》
设计学生:宋金怡、曾欣雨、李想 
指导老师:陆虹
点评专家:王晚成、徐平凡 

王晚成先生:该组学生整体的思路是比较完整的,一方面从身体健康角度出发,另一方面也将心理健康考虑在整体的设计中,在两个理念的融合下,将趣味性和互动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表达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可以更多深入表达。


徐平凡先生:该组学生做的设计中主要是从建筑和室内这个角度出发,缺乏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联度。如何增加建筑当中的共生性,增加空间与建筑中的关系,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需要深入分析的。希望该组的同学可以将人流动线考虑在整体的设计中,使得方案更具整体性和联通性。
 

中南大学

3.《声景观赋能校园空间设计》
设计学生:王星星、李钦滨、阙诗颖
指导老师:谢旭斌
点评专家:王晚成、徐平凡  


王晚成先生:该组方案整体上做得比较完整,汇报思路清晰。但是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是设计上缺乏对空间的理解,在设计中可以考虑通过多种形式的运用来进行空间的改造。我们应该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有一个较为连贯的设计思路,希望该组学生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案,优化对发现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徐平凡先生:该组学生整体上做的很细致,前期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分析也都非常到位,表达清晰,但是在概念方案深化、优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根本的内涵进行精准提炼。对建筑外观改造表示了肯定,室内是建筑的延续,要注意调整原来建筑做得没有完全细化的东西,要更加优化和丰富更合理的区域,希望之后同学们不仅考虑形式功能还要考虑建筑的精神所在。


中南大学

4.《华中科技大学西七教学楼——西七艺术楼空间的生长性设计》
设计学生:刘春阳、秦 缘、高秋媛
指导老师:刘少博
点评专家:陈志斌、王景前

陈志斌先生:该组学生汇报条理清晰,表达充分,设计创意新颖大胆,通过解构和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表现空间,但学生们对空间关系的把握还有所欠缺,存在空间中元素过多,色彩过杂,缺乏承接性等问题,设计表现效果还有待加强。


王景前先生:对“盒子”概念提出和表达提出了肯定,在屋顶增加绿化、阶梯等形式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本作品整体表达及功能划分都很不错,各个空间的表现手法也都严谨认真,创意及空间展示手法也很多样。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人受众群体行为需求出发对空间进行着重分析。

 
湖北美术学院

5.《华中科技大学西七楼改造》
设计学生:张耀宇 赵洪 邓宇航 李诗雨  
指导老师:张贲 伍宛汀
点评专家:陈志斌、王晚成 

陈志斌先生:该组学生整体思路比较清晰,表达方式明确,前期分析比较到位,但在设计的角度上缺乏完整性,整体空间色彩搭配、标志和造型上缺少连贯性。再者是缺少对空间的理解和空间与人关系的理解,应更加深层次的理解空间中人的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对环境的改造应思考思考对传统的保护和现代的融合。


王晚成先生:该组学生总体汇报非常清晰,本次设计课题对同学们是有一定难度的,设计不仅要解决功能形式等问题,还要审视在空间特定属性,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地理、气候,从而挑选和推导出适宜目标的设计策略和设计理念,所以这个题目最先考量的是大家分析、推理、总结的能力,非常期待看到大家更进一步的成果。


湖北美术学院

6.《边界融合与共生——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设计学系西七楼改造》
设计学生:朱 思 饶 楠 刘 念
指导老师:张贲 伍宛汀
点评专家:徐平凡、李  哲 


徐平凡先生:该组的汇报整体性较好,前期做了充足的分析工作,落地性较强。从这个设计的角度看,综合了包括建筑、室内、材料学等综合性的学科。所以希望这组同学可以在后面的设计中更加深入,非常期待这组学生的最终呈现。


李 哲先生:该组同学对这个题目和项目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这一点需要给予肯定。鼓励该小组成员能够再进一步深入,当成一个课题去研究,理性层面考虑人文关怀,人性关怀,以及对心理的咨询服务。适应了求同存异、互通并行的思维模式,能够激发灵感,非常期待看到大家更进一步的成果。

 
武汉理工大学

7.《华科西七教学楼中期改造方案 ——“不夜”社区》
设计学生:钟杨寒琦、孙忆、苏忠鑫
指导老师:谢华
点评专家:王景前、刘  伟 


王景前先生:该组学生思路清晰,设计概念有新意。对整个建筑改造后的造价以及投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考虑。在使用对象研究方面比较充分,尤其是对学生的研究。充分利用创客空间的概念是可行的,学生提到的效率问题,是值得倡导的。


刘伟先生:该组学生设计思路明确,表述清晰,时间控制上需要注意,避免平铺直叙。该设计的优点在于:从建筑到景观道室内一体化的构思,我觉得完成度还是比较好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不夜”的概念,与前文谈到的绿色有冲突。二是设计中对碎片的理解,碎片化是存在的一个现状,我觉得需要进行进一步思考其如何解决。


武汉理工大学

8.《隐谷 ——华中科技大学西七教学楼改造设计》
设计学生:陈紫璇、汤佳男、范围、张逸晨
指导教师:王刚
点评专家:李  哲、王晚成 

李 哲先生:该组学生表达清晰,思路明确,前期工作明确。但是时间上的问题需要注意。在设计上,整体感觉碎片化比较严重,缺乏连贯性。设计上忽略了顺势而为的设计的理念。对于建筑的属性的研究以及今后如何提高它的属性,可能在今后的设计中有待提高。


王晚成先生:该组学生设计的优势在于分析完整,直观,具象。整体通过数据和表格一一列举出来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在整个设计元素的手法上比较统一,但是这个项目缺乏亮点,主要问题是在于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案。


南昌大学

9.《归源·共生——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设计学系西七楼改造》
设计学生:王淑馨 陈煜 吴俊亚 杨啸天
指导老师:梅 小 清 、 李 名 飞 
点评专家:李  哲、刘  伟 


李 哲先生:该组学生整体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总体方案较深入,印象较深刻就是效果图的呈现较完整,每个空间都给予了思考,而且落实在形式上很有设计的特征,这是一个亮点,叙事的东西也相对完整,每个空间的关联性较强。有待提升的就是屋顶花园,细节上的处理还不够精细,不处理也需要有交代,这可能就是思维上面的盲点;且入口处的休闲椅的尺度、比例没有考虑清楚;色彩上面可以有一定的统一性,从现阶段来看,色彩上还有一些杂乱。


刘 伟先生:该组同学的条理性非常清晰,手绘的图片很棒,让人感觉具有高级感,例如水洗石的保留等,让人能感受到建筑旧改的痕迹,留下历史,但是落地到后面的整体情况,色彩、元素会给人感觉这不像一个学校的氛围。要注意空间属性问题,要有限定。创意是给人眼前发亮的,但最后的落地可能落差很大,希望后期可以把这种落差、边界感减弱。落地性的问题需要考量,要考量到后期的维护、可行性等问题。


南昌大学

10.《无界·生长——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设计学系西七楼改造》
设计学生:向静 庄书怀 卢家瑞 姚珺
指导老师:梅小清  过仕云
点评专家:刘  伟、王景前 

刘 伟先生:该组同学的设计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主要有几点,第一,版面做的很漂亮,色调的运用,到图案化的处理都是经过精细的考量的;第二,这位同学的汇报很清晰,且语速、语调都把握的不错。这组在整体的设计有一个清晰的交代,对于问题的提出,劣势、优势都讲得比较清晰,在后续的设计中也有努力的回应怎么样去解决问题,这一块做了很多工作。教室、车库的处理是经过思考的,不是直接拖一个模块进来。这一组的呈现出比较成熟的设计概念流程的推进。从设计的层面,要从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多考虑。


王景前先生:该组对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方面是清晰的,包括整个版面是唯美的,是让人心情愉悦的,画风非常符合现在大学生的审美。提出几个建议,首先是本案的主题概念是植物生长,用植物生长来做整个空间布局和思路,一个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自主性。二就是根据植物生态的环境,这一点是比较新鲜的,但是自主性到什么程度,是需要考量的,这里除了学生自主,还有整个的智能系统,通过怎样的方式可循环,这个是需要花心思去了解的,值得探索。植物的选择,要注意过敏性体质。这是一个很好的测试的想法,这是接下来可以去思考深入的。


华中科技大学

11.《习间幻变——华中科技大学西七教学楼改造》 
设计学生:郭川 李思齐 黄思敏
指导老师:白舸王祖君
点评专家:刘 伟、陈志斌 

刘 伟先生:该组学生对设计的概念和对问题的把控思路很清晰,更难得的是他们的设计很完整、很深入,尤其是在家具的使用方面,还提出了线上应用的构建。但是要注意文本中的错别字,还有就是要提炼设计最主要的特点,你们做的有点面俱到,可以在你们感兴趣的地方多做一些思考,做一些艺术性、独特性的表达。


陈志斌先生:该组学生调研很仔细,用数据说话,看的出来前期做了很多努力,而且对互联网的介入做了比较深的阐述。由此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些碎片化,缺少对总体的把握,希望你们后期能像速写高手一样,完成一副完整的作品,我很期待你们的后期的表现。


华中科技大学

12.《反转建构——华中科技大学西七教学楼空间改造设计》 
设计学生:林心仪  任悦之 刘悦影
指导老师:王祖君、白舸
点评专家:王景前、李  哲 

王景前先生:该组学生是目前看到的作品里,完整性和落地性都比较高的,表述也很完整,调理上清晰。在前期调研也采访了很多不同人群的需求,其中对于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很不错,在对造价的把控方面也把控的很不错,这点对于学生来说挺难得的。


李  哲先生:该组学生表达清晰,设计上很有新意。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在,在做初期调研的时候,比其他学校做的多一些,更详细了一些。对中庭的处理上有非常棒的一点是,做了对蚊子问题的关注,这点很人性化。但也存在一个问题,空间留白的问题,你们很多小空间的设计都有作秀的小文艺成分在,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比如说美国BKM公司,他们在设计阳光不足的空间时,采用了一种漫反射的方法来弥补光线。所以在同学里面应该多去看设计手法,在后期希望你们能用一些设计技巧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应该适当留白。



















活动主持人

1620886341572516.jpg

李枝秀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咨询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1620886374397465.jpg

王祖君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设计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



















活动总结

在为健康而设计大背景下,在行业发展战略层面逐步改变的大背景下,在新技术、新理念的快速进化大背景下,在文化自信逐步提高大背景下,在高校教学空间需求变革大背景下,在特殊疫情大背景下,我们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者与实践者,应该如何面对?这是一个挑战新的题目,也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题目,“室内设计6+”活动是一个创新与改革的尝试,也是一个对行业与社会负责任的创新行动。感谢各位嘉宾!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各位同学!感谢本次活动观看者与传播者!感谢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对这个创新活动的创造与支持!


本次中期汇报会邀请高校教师:
罗雪: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陆虹: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谢旭斌:中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系主任、副教授
刘少博:中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系主任
张贲:湖北美术学院环艺系副教授、副教授
伍宛汀:湖北美术学院环艺系讲师
王刚: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主任、副教授
谢华: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副教授、副教授
李枝秀: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梅小清: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副教授
过仕云: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教研室主任、讲师
白舸: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主任、教授
王祖君: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微信图片_20210513135310.jpg